阿芯做了40年的理髮師,在寧靜社區的巷子裡,開著一間年代久遠的家庭理髮店,它沒有新穎的設備、沒有富設計感的裝潢,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年輕客人走進來,會來的都是老客人,像在這剪了一輩子,習慣了,也不會換地方剪了。他們只要說一聲「同款」,阿芯就會明白,雖然剪出的髮型未必搶眼或流行,但那就是客人最安心的確信。或許在充滿變化的世界裡,這樣的不變,也是一種安定的存在。
她年輕時就當學徒跟師傅學剪髮,到現在也常把師傅的話掛嘴邊:「這一行要服務客人到底」,或許我們想不過就是剪個頭髮而已,可是對她而言,理髮師與客人之間彷彿有種神聖的連結,就算她漸漸老了,膝蓋使不上力,大家都勸她退休,但她會說:「我的客人怎麼辦?」,也是這樣的職人精神,觸發了電影的重要情節,她為了替不便行動老客人剪髮,竟然關店一天獨自開車遠行,這也是片名取為「本日公休」的原因,只是她的外出不是玩樂與休息,她是到府服務,也在所不惜。
不過她的孩子並不這麼想,他們都覺得母親很傻,根本在做賠本生意,完全不划算。但母親覺得人就是你幫我,我幫你,人生不用這麼斤斤計較。孩子與母親,所看見的事物不同,這也反映出是世代價值觀的差異,然而這沒有誰對錯,每個時代會有不同的時代精神,有其崇尚的價值與文化,阿芯的世代看重的是和諧、忍耐、為他人著想,它會讓人感受到人情味,但這也有它的陰影,有人活在人情世故的束縛之下,總是為了群體利益而犧牲自己,或是成全別人而受了壓抑與委屈。年輕的世代看重的是表達自我、自我實現、追求獨立與公平、更重視人際界線,這讓許多人可以勇敢活出自我,但有時候也可能更孤單與迷惘。
世代不同的價值觀,各有其美好,也有其限制,我們都活在自己身處的時代裡,也無需對不同世代的價值觀指指點點,能做的是尊重與欣賞,也透過這些差異,更加澄清自己的堅持與相信,對自己來說,或許也會活得更為踏實。
就像片裡阿川與阿玲這對夫妻的差異,雖然彼此相愛,但價值觀的差異讓他們難以相處,衝突不斷,想試圖改變對方,但說出口的卻都是對彼此的傷害,最後他們而選擇放手,雖然不能在一起,但反而更能欣賞對方,也更有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本日公休》也把台灣人對家人的情感表達得很精準,我們不像西方社會常把愛擺在嘴包,甚至相反,我們的愛都很不像愛,聽起來是嘮叨、碎念、吐槽與擔心。阿芯與孩子、孩子與她的互動都是如此,但沒說出的部分,你知道那是連結、那是關心,是我們言拙但情深的表現,彷彿家就是有種羈絆,有時你想離得遠遠,但有時你想回家。電影裡有幕,是從理髮院外頭拍攝,拍的是屋內家人的互動,那時阿芯正從彰化替客人剪完頭髮回來,擔心的兒女正念著她。而前景拍到是玻璃窗外貼的「家庭理髮」中「家庭」兩字,很有巧思的構圖,說著這家的模樣。
《本日公休》也記錄著家庭理髮院的美麗與哀愁,也許有一天,它會在時代洪流中消逝,但這部電影,留下曾有的人情滋味,讓我們知道我們曾經擁有什麼,從何而來,也許更知道該往哪去。而這種告別的情感,也在阿芯與前女婿阿川的關係中呈現,雖然女兒跟阿川離了婚,但阿芯與阿川都是惜情之人,他們的友好沒有因為這樣而結束,但就在阿川說他要再婚的時候,我們知道這段關係也要慢慢走向終點,她本期待女兒還有和阿川復合的機會,可是她也知道,自己想要的圓滿,未必是他人想要的圓滿,生命會有遺憾,也沒關係,讓自己走下去的方式,就是帶著曾有的美好、給出祝福,臣服於生命的寬廣,在生命長河裡安心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