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際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如果你想表達的是關心,那最好不要從問「為什麼」開始。

剛開始學諮商的時候,老師總會提醒在與個案的問話中少用「為什麼」,因為問「為什麼」,容易引起個案防衛。而我覺得這原則也蠻適合在親子、師生溝通時使用。

特別是當你真心想要關心別人的時候,或是你們關係已經有些緊張、而你想要改善關係的時候。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樣聊天才不會被人句點?

常聽見諮商室裡的當事人問這樣的問題。
仔細探索其中內容,發現原來都持續停在資訊交換的層面,像是,你念什麼科系、你在哪裡工作、何時要交報告、哪裡可以買到某某產品、中午要吃什麼等等。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設我們一起在校內的餐廳吃飯,我請你把鹽巴遞給我,這時你會怎麼做?」

這是P.M.Forni教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禮儀與規矩的課程時,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他說學生一開始對這問題感到困惑,馬上想到的答案都是:就把鹽巴遞給你呀,不然呢?

「還有呢?」Forni教授不死心地繼續問這問題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善待一幅畫,願意用最適合的光線來打亮它,顯出它的優點,而我們對人也應該如此。(Ralph Waldo Emerson)

善待自己,善待你愛的人、愛你的人,試著用最好的光線,看見最美的一面。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在路上,聽見一個媽媽生氣地對亂跑的小小女孩說:「妳再自己亂跑,我是不會去找你的,你知道嗎?我已經有一個哥哥了,沒有你我沒差,你知道嗎?你再亂跑,我是不會去找你的!」

在旁聽到這樣的話,心裡很難過。我懂父母的緊張與生氣,如果雙寶擅自亂跑,我也會很氣。只是這樣的表達究竟讓孩子學到了什麼?自己是沒價值的?自己是母親不要的?自己不如哥哥?

或許我們心裡真正想讓孩子學到的是:不要亂跑。那就好好做這件事吧!把這件事說好說滿,而不是用傷害孩子自我價值的方式說,也許孩子真的不敢亂跑了,但可能孩子學到更多的是上述的自我懷疑。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曾到日本沖繩旅遊,一定會注意到他們的風獅爺文化,傳統房屋的門口會擺上一對一公一母的石獅子,目的是為了避邪。而兩隻石獅子的差別在於一隻張口、一隻閉口。張口的是公獅子,相傳是因為當敵人來襲時,男性得表現出張牙兇猛的模樣,才能嚇跑對方,保衛自己的家園。但母獅子是閉口的,因為他們認為女性一開口,幸福就可能從嘴裡溜走了。兩者的目的都在保家保幸福,但姿態卻是完全相反。

當然這觀點放到現在來看是性別政治不正確。我們都選出女總統了,女人當然不再是安靜的角色,而社會也不應該阻礙女性的發聲機會。不過或許我們可以為這傳說提供一個現代化的解釋,其實不論男女,有時候我們都需要開口來捍衛幸福,但有時候,我們也要懂得不說,才不會遺憾地讓幸福從我們的嘴裡溜走。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