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員說這是他在今日團體裡印象最深的一段話。
今天談了成長心態與固定心態對親密關係的影響,其中分享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Wile的這段話,來說在關係中沒有完美之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難搞的問題。
有成員說這是他在今日團體裡印象最深的一段話。
今天談了成長心態與固定心態對親密關係的影響,其中分享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Wile的這段話,來說在關係中沒有完美之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難搞的問題。
「妳知道他的初戀女友是誰嗎?聽說是個賤女人。」
當書妍聽著陌生人這樣說著自己的時候,心裡很不是滋味吧!但這形象到底是從哪來的?最有可能就是出自初戀男友的口吧!在他的故事版本裡,她是玩弄感情的女孩、而自己只是傻傻放入真心的工具人。
昨天(2017.08.16)在西區扶輪社的內輪會介紹近期很夯的情緒勒索議題。
自己也分享當父母後,發現要不情緒勒索小孩很難,像是看到小孩不好好吃飯的時候,也是會氣到講出:「你不再吃,我就要生氣了!」之類的話。
情緒勒索有效嗎?很有效,小孩會含著眼淚把飯給吃下去。
週末(2017.07.15)在永誠國際機構的心理健康講座分享,題目是:與孩子的情緒做朋友。談的是親子教養議題,通常講這類題目,聽眾都是女性多,但這場很令人意外,底下的男性竟比女性多,不過這是好現象,男性也該好好關心孩子們的情緒議題呀!
開頭時我說,與孩子的情緒做朋友,其實對我來說,更要學習的是與自己的情緒做朋友。如果我們不曾好好覺察、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自然很難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當我們願意碰觸自己的負面情緒,我們也比較有彈性與力量去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週六(2017.08.05)晚在東門教會漁網團契討論《我出去一下》這部德國電影,故事主角在生命困頓之際走上歐洲知名的朝聖路線:聖雅各之路(El Camino de Santiago)。
一如所有的旅行電影,重點都不只是沿途的風光,還有主角在其中的改變。雖然長約800公里的路程,應該會讓步伐沈重,但電影調性幽默風趣,也不失靈性層面的探討,而透過主角的自我對話,其實也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帶我們脫離日常的枷鎖,用不同的眼光審視自己的生活,最後跟著主角抵達終點的大教堂那刻,心裡也跟著感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