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2017.08.16)在西區扶輪社的內輪會介紹近期很夯的情緒勒索議題。
自己也分享當父母後,發現要不情緒勒索小孩很難,像是看到小孩不好好吃飯的時候,也是會氣到講出:「你不再吃,我就要生氣了!」之類的話。
情緒勒索有效嗎?很有效,小孩會含著眼淚把飯給吃下去。
就是這麼有效,因此大家很愛用。但用完,我自己也會後悔,因為我很清楚孩子現在把飯吞下去,只是因為他怕我生氣。他才不是因為突然頓悟吃飯是對他有益的事,他現在做這件事的唯一動機,就是怕我生氣。
而當你做一件事的動機,只是為了不讓別人不開心的時候,久而久之,你會容易習慣忽略自己的感受,而先去配合他人的情緒,容易讓別人的情緒左右你。
於是,你做一件事情,你所想的都不是關於自己是否真心想做,你所想的只是不要讓對方不高興就好。
這時,驅動你生活的,不是夢想,而是恐懼。
當然這或許是長期情緒勒索下累積的結果。不過我是真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為了夢想而生活,而不是為了恐懼而生活,那就真的得小心自己在互動上的用語了,特別是當孩子拒絕我的要求時,我如何面對被孩子拒絕的感受,我能否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我能否不用情緒勒索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我要求的用意,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這不是很累嗎?發個脾氣,小孩不就聽話了!
是啊,這樣超麻煩的啊!如果你希望他繼續為了恐懼而活的話...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