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奧斯卡獎頒獎典禮最令人錯愕尷尬的一幕(或許也會成為是奧斯卡史上最「經典」的一幕),發生在頒發最佳影片獎的時候,因為工作人員拿錯信封,導致眾人在第一時間以為《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獲得最佳影片,正當劇組人員在台上說著得獎感言,主辦單位才緊急打斷更正最佳影片其實不是你呀,而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2017年奧斯卡獎頒獎典禮最令人錯愕尷尬的一幕(或許也會成為是奧斯卡史上最「經典」的一幕),發生在頒發最佳影片獎的時候,因為工作人員拿錯信封,導致眾人在第一時間以為《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獲得最佳影片,正當劇組人員在台上說著得獎感言,主辦單位才緊急打斷更正最佳影片其實不是你呀,而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在2015年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進擊的鼓手》(Whiplash),描述一年輕鼓手一心追求超凡鼓技而身心頻臨崩潰的艱苦歷程。電影推出後,獲得極大好評,很難想像該片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當年才28歲而已。兩年後,他也不負眾望,他的作品《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成為奧斯卡最大贏家,也是全年最受歡迎、最被討論的電影之一。
《進擊的鼓手》裡有幕劇情是這樣的:主角安德魯為了專心練鼓,決定結束與女友的愛情關係。他與女友約在咖啡店,然後幾近無情的態度告訴對方,因為自己的夢想是成為偉大的鼓手,而這段感情是他夢想的阻礙,所以必須與對方分手。整場戲就像是男主角自顧自而唱著的獨角戲,女友只是被告知的對象,女友當然感覺錯愕難堪,但是面對心中只剩夢想的男友,似乎也無討論或是挽留的必要。愛情,在主角的夢想面前,只有不堪的一面,甚至是夢想的絆腳石,大腳一踢,就可以丟掉。
就像其他的家鄉女孩一樣,蓮青也夢想過著不一樣的生活。但她住的地方連自來水都送不到,就像是乾凅貧瘠的大地,她的夢想在此難以發芽。
在緬甸家鄉的生活,對她來說,或許像一灘不會流動的死水,是缺乏想像,也不敢想像的。如果她要為夢想而活,唯一的方法就是遠走高飛,到一個帶有機會的希望國度去。她曾說那是台灣,在她的想像裡,這座島嶼,蘊藏生命的無限可能,這座島嶼,能夠承載她的夢想。
被譽為英國電影良心的導演肯洛區(Ken Loach)的電影《我是布萊克》(I,Daniel Blake),主角布萊克(Daniel Blake)是一名手藝精巧的木匠,59歲的他,太太過世了。太太在世時,深受情緒困擾之苦,他一路陪伴太太,照顧她到生命的盡頭,日子雖然辛苦,但兩人相知相守的生活也是一種自己能掌握的小幸福。只是如今,剩他一人獨自生活,人生能掌控的事越來越少,身體也不再硬朗,患有心臟病的他,被醫生強制要求停工休養,然而經濟弱勢的他,也無法支撐沒有收入的生活,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申請政府的相關補助,但沒想到這一切竟是惡夢的開始。比起身體承受的痛苦,與繁文縟節的申請程序打交道,反而更叫他無力與挫折。
布萊克一生都是與命運對抗的硬漢角色,他也不曾屈服於生活裡的困難,可是現在連上網填個申請表,對他來說,都是巨大的挫敗經驗。時代因著科技發展而快速變遷,使用網路對年輕人而言是家常便飯,網路確實也讓很多事情變得更方便處理。但從布萊克的身上,我們也發現對不擅使用科技工具的人們來說,一切線上化的結果反而是他們成了新時代裡的文盲,在他們還來不及反應之前,他們就已經被時代淘汰。他們花一輩子時間建立起來的生活方式、自我價值彷彿一夕之間因為工具的改變,也就跟著改變,當你無法掌握新時代裡的工具,你就成了社會裡的弱勢,而這對自我是多大的衝擊與懷疑。
很多人會在聯誼或是約會時候,會卯盡全力使出渾身解數博取對方注意。
日本電影《愛的成人式》的開場就是一場聯誼戲碼,裡頭的男士們也是如此,透過搞笑、變魔術等方式,想讓女孩對他們產生興趣,除了木訥的男主角,他全場只講了一段話:「我叫鈴木夕樹,理學院數學系,興趣是閱讀。」講完後還被其他男人嘲笑,說他第一次聯誼難免緊張。甚至在廁所,其他同伴還要他加把勁,應該要拿出點絕活,想辦法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