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只有大海知道-觀後感@ horse-21 :: 痞客邦::

 

「這是一個關於思念與等待的故事。」片中的老師如此形容學生們的表演,同時也說出電影《如果大海知道》的主題,而這樣的思念與等待,可說是專屬於蘭嶼的,電影讓我們看見達悟之美,但也看見那裡頭的哀愁。

 

主角馬那衛是生活在蘭嶼的小學生,和很多班同學一樣,因為當地較缺乏工作機會,他們的父母為了討生活,平時都在台灣工作,彼此聚少離多,在家鄉照顧他們的,多是祖父母一輩,隔代教養是極為普遍的情況。馬那衛的爸爸也是離鄉到了高雄,以開計程車維生,馬那衛則是由阿嬤帶大的,這一老一少相依為命,而他們有著相同的思念與等待。

 

馬那衛常徘徊在港口旁、機場外,看著船舶靠岸、看著飛機降落,看著走出船身、走下機艙的人們,他的眼睛總在搜尋父親的身影,這都說了他的思念與期盼,他渴望父親的歸來,一方面那有著親情的溫暖,另一方面,父親帶來的禮物,也是在馬那衛平凡生活裡最期待的事吧!特別是想要一雙的球鞋的馬那衛,還用紙畫下來自己的腳掌輪廓,寄給父親,希望父親能帶回一雙合腳、適合自己的鞋子。但馬那衛的等待常常落空,工作忙碌的父親,常常都未能如期回鄉,好不容易回鄉了,卻帶回了一雙尺寸過小的球鞋。

 

馬那衛的阿嬤也在等待,年邁的她常等著愛子平安回來,心裡或許也常擔憂在異鄉打拼的遊子,是否過得好呢?但同時她也承擔著照顧馬那衛的責任,這意味著她要承受馬那衛的失落情緒,電影第一個打動我的地方,就是當馬那衛沒等到父親,回家吵著想吃雞排,不想再吃阿嬤煮的芋頭時,祖孫兩人發生爭吵,阿嬤指責馬那衛不懂事,最後馬那衛像是離家出走,獨自來到海邊,也許只有那片海,能夠懂他的心情吧!但後來阿嬤也來到海邊,坐在他的身邊,她帶著炒飯給餓肚子的馬那衛吃,我想,他填飽的不只是馬那衛的肚子,她的體諒與靠近,也溫暖孫子的心了,不只大海知道,守護家鄉的老母親也知道,這是蘭嶼之子的心情,馬那衛的情緒,是一個孩子對於期待落空的回應。她能給的,是陪他坐在這片大海前,讓浪濤聲撫慰他們共同的思念。

 

片中的漢人老師,無奈地來到蘭嶼國小教書,起初他想帶領學生的表演團隊,並非因為自己對蘭嶼文化的喜愛與熱情,而是因為若是比賽得獎,他才更有機會離開這裡,但隨著他與學生接觸的時間越久,他開始認同這裡,這場表演,也是他的改變之旅,他願意用不同的觀點理解這群孩子的處境,而他也願意給出尊重與陪伴。

 

表演團隊能到高雄比賽,對馬那衛是件大事,一來他可以看見外面的世界,二來那是他能見到父親的機會,父親曾答應過他要帶他到愛河游泳,可是期待再次落空。後來馬那衛脫隊,最後跳入愛河中的舉動,或許讓不知情的外人難以理解,但理解的觀眾們知道那是思念的表現,他的老師也知道,給予了同理的回應,都再再反映了行爲背後都有它的動機,當你深入去瞭解,才能真正獲得其意。

 

導演讓我們聽見馬那衛的心聲,也是一個達悟之子的心聲,那是與家人連結的渴望、是與族人文化連結、尋找自我的渴望。我也很喜歡他的英文片名「Long time no sea」,諧音說著好久不見,也說著在這群大海子民離家時的疏離與徬徨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如果大海知道 蘭嶼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tawilly 的頭像
    metawilly

    人在世界裡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