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大四開始,在自我介紹時加上了「看電影」這個興趣,那時它幾乎成了我最主要的休閒活動,平日沒事泡在圖書館的視聽中心,放假回台北也都會去電影院看電影。
印象很深刻,小學時候聽一個鄰居的媽媽說:「書不一定要多看,但電影一定要多看」,當時我們都把它當是一句玩笑話,覺得電影不就是個娛樂嗎?沉迷在娛樂世界裡不太好吧!但也還記得大學一門通識課上,同學間為了電影是否只是娛樂辯論許久…
直到後來看了楊德昌的《一一》,劇中建中少年和北一女少女在伊通街的NY BAGELS裡的對話內容,才讓我了解鄰居媽媽的話,對白大意是說:「電影讓我們的生命好像延長了好幾倍,它讓我們見識到很多我們這輩子現實生活中也不會 遇上的事,你也許不會成為一個殺人犯,因此也不會了解殺人犯的生活,但透過電影我們得知殺人犯可能的生活樣式」(其實這也預示了劇情後續發展,後來少年真的成了殺人犯)。所以多看電影可以讓我們認識世界各處的多元面貌,換句話說,電影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體驗。而這功能也在研究所課堂上被老師所提及,老師鼓勵諮商學習者去嚐試不同的生活體驗,以增進我們對不同背景個案生活的理解,但是我們有限的時間與能力又不可能去進行所有體驗,此時,電影就變為重要,讓我們 有機會超越自身的生活限制,進入他人的生活世界,因而豐富我們的視野。
一部好電影可以讓我們較為順利地進入他人的生活世界,豐富我們的視野。更好的電影還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在別人的生活故事中看見自己的身影,反射出我們內心的慾望、掙扎、痛苦、喜悅、自由等等感受,一旦內外有所對應,感動就誕生了。
電影像鏡子,表現在社會層面,它讓我們看見自己身處的時代、世界、社會,我總覺得敏銳的導演像是使用影像的先知,她們用電影將我們視為平淡的日常生活賦予意義,從中挖掘出豐富的寶藏,讓我們看清楚在某些社會之下,人們是如何生活著。
曾以《衝擊效應》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Paul Higgin(就是當年打敗李安《斷背山》的那位)還認為電影不該只是鏡子,他在奧斯卡得獎感言上引用德國詩人的一席話:「藝術不是觀照社會的鏡子,而是像槌子,要去打 造人生(Bertolt Brecht said that art was not a mirror to be held up to society. It’s a hammer to shape it.)。」對他而言,電影應該是個槌子,要去改造這個社會。突然想到《搖滾教室》裡,老師用一個誇張卻又認真的神情對一群要上台搖滾的小學生說:「一場好的表演,可以改變世界!」
借他的話,我覺得,一部好的電影,也有改變世界的可能。
所以各位朋友,就讓我們繼續一直地看電影下去吧!
- May 01 Thu 2014 00:48
看電影吧!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