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她們】正式預告1.22(三)寫自己的故事- YouTube

當喬(Jo)拿著自己的小說作品到出版社,探詢對方的出版意願時,社方總編卻對她說:「如果主角是女人,結局一定要讓她結婚,或是死去。」

 

這話説出女人在當時社會裡的限制,不只在現實中,女人難以成為自己的主人,連在虛構世界裡,女人的命運依然沒有太多選擇。但《她們》(Little Woman)試圖打破這樣的宿命框架、打破世人對女人的貧乏想像,它透過不同主角們的行動與選擇,呈現女性角色的豐富圖像,中文片名選擇了「她們」,而非「小婦人」,也是呼應這樣的精神吧!

 

電影從喬踏入出版社的緊張模樣開場,別忘了那是1860年代,女人的生活場域多還在家庭裡頭,喬甚至還得假裝是幫朋友投稿,不想讓人因為是女性作家就先輕看了作品。喬熱愛寫作,嚮往成為作家,可是她的夢想在保守的年代裡,未必被人們所認可,人們期待女性在家相夫教子,並非這樣的人生不好,問題在於它讓人沒有選擇,讓人覺得這是唯一的生活模樣。

 

但喬從來就跟其他女孩不同,相較於其他姐妹的優雅舉止,喬的行事衝動、不拘禮節。姐妹們溫柔婉約,喬的個性卻是積極冒險,甚至她氣自己不能和父親一同在戰場上並肩作戰,也在姊姊梅格(Meg)的大喜之日上,希望帶姊姊遠走高飛,獨立生活,彷彿步入婚姻、家庭的人生,對她而言是種壓抑與束縛。

她難以想像自己成為人妻,將所有的心思投注照顧先生與家庭,她也不覺得有男人能接受這樣的自己,因此對婚姻不抱期待,有所抗拒。她曾說她厭倦所有人說愛情是女人的全部,不,那才不是她的全部,她也有自己想追求的夢想、她有自己人生想要實現的目標。可是這並不是說她沒有愛情的需求,而是這種佔滿人生的愛情觀,讓她窒息,導致愛情成了全有全無的極端選擇,於是當她說出她好孤單的心聲時,實在叫人感到心疼。

不過其實每個女孩都不一樣,梅格曾對喬説:「我和你的夢想不一樣,但這不代表我的不重要。」梅格渴望婚姻生活,她嫁給一個窮書生,婚後生活難說幸福美滿,但電影強調這是梅格自己的選擇,她也負責地承擔自己選擇的結果,她欣賞先生的品格,願意與這樣的人同甘共苦。喬的妹妹艾美也渴望婚姻,不同的是她希望自己嫁入豪門,她直言婚姻跟錢有關,底線是對方是她所愛就好,或許有人覺得艾美拜金,可是艾美說的很清楚,她喜愛繪畫,但她知道女人難以踏入職場養活自己,只有嫁得夠好,她才能繼續保有自己的興趣與熱情,她的生命才不至枯萎。

不論是選擇婚姻、還是選擇工作,她們可以在家,也可以為社會貢獻,重點是她們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並為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想這是《她們》展現的生命姿態,女人不是他人的附屬,不是為他人而活,她們可以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勇敢承擔自己的決定。

就算片中四姐妹的結局,依然有人結婚或死去,但那都不再是被動的宿命,她們都在過程中展現自己的主動與創造力,她們活得精采美麗,用她們的人生,宣告她們可以是、也本就該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她們 小婦人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tawilly 的頭像
    metawilly

    人在世界裡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