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國金獎導演史蒂芬布塞(Stephane Brize)執導的電影《全面開戰》(At War,描述因一大企業關閉當地工廠,導致勞工起身抗爭的故事。導演再次找來多次合作的影帝演員文森林頓(Vincent Lindon),飾演當地的勞工領袖羅宏,他帶領同仁透過罷工來抵制資方,希望資方能遵守當初照顧員工的承諾,停止關廠的決定,讓大家避免失業,造成生活困頓。

 

近年台灣也有許多勞工罷工事件,大家對罷工議題並不陌生,但畢竟我們不是當事者,未能見到勞資雙方談判與協商的場景,而《全面開戰》有如紀錄片,裏頭有著大量的勞資談判協商場景,讓我們有機會親臨現場,加上攝影鏡頭刻意擺放的位置,觀眾彷彿有著參與者的視角,相較雙方激烈的言詞交鋒,導演讓我們以一種冷靜的姿態,在每一次的勞資協商、每一場勞工抗爭活動裡安靜地出席。

 

資方說因為公司不賺錢,必須關閉工廠提升競爭力,但對勞工而言,他們遵守兩年前簽下的勞資協議,不計吃虧的代價與公司共體時艱,然而資方現在卻說關就關,他們實在難以接受。另一方面,

公司真的沒賺錢嗎?公司的股價明明還上漲,高階主管們的薪資也大幅加薪,似乎完全不受沒賺錢的影響,反而最底層、最弱勢的勞工承受著公司虧損帶來的傷害,他們成為這系統裡最被犧牲的族群,或許更叫人不捨的是,面對失業,他們也是最無力承受的一群,他們的薪水雖然不高,可是那就是他們足以維生的保障,一旦失業,他們就失去生活的保障了,這份工作不單只是一份工作,那就像是他們得以活下去的救生圈,這也是他們要極力抗爭、是羅宏用力替大家捍衛工作的原因。

 

或許他們的發聲與行動,還有一個更大的意義是,他們捍衛自己身之為人的價值,而這樣的人,不該淪為任人擺佈的棋子,不該在資本主義思維底下,減損了自己的價值。

 

而當溝通無效,他們僅剩的武器,就是罷工一途了,藉此試圖造成資方壓力,迫使對方談判,為自己爭取更多公司讓步的空間。但罷工時間一長,勞工內部也出現路線之爭,羅宏認為必須持續給予資方壓力才能抗爭成功,堅持繼續罷工,可是也有人認為資方不可能會退讓,因此自己找上資方談優退條件,導致勞工分裂,當勞工不團結,資方就更有不退讓的理由了。

 

另一方面,除了內部壓力外,罷工與抗爭運動也會面臨因媒體傳播效果帶來的外部壓力,就是與論。一旦抗爭手法過於激烈,容易造成民眾反感,輿論若不支持,勞工們難以施壓資方,最終也難以成功。說來,罷工與抗爭,很像一種壓力測試,看哪一方能夠找到更多施壓點,就有機會讓另一方妥協與退讓,哪一方能承受更多壓力,它越有機會捍衛自己的立場。

 

羅宏的堅定與努力,得到了結果,企業大老闆同意出面與勞工對話,同時又有別家企業願意接手買下工廠,保障勞工的工作權,因此只要資方同意,勞工的抗爭就會結束,但叫人無奈的是,母公司寧願關廠,也不願意賣出,企業為了追求更大利益,也不願意看重公司這1100名勞工的生存需求,最後協商不成,勞工情緒激憤,反而引發暴力衝突,與論風向轉向支持資方,抗爭運動失敗收場。

 

這也是弱勢者的困境,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僅能用激烈的方式抗議,一不小心就演變為肢體的暴力,而這些暴力容易被人們視為罪惡、他們的訴求就更難以得到認同。可是制度的冷血,其實帶來更大的傷害,但這些傷害卻容易被人忽略與輕看,資方的姿態雖然看來優雅,但裡頭隱含的粗暴,其實有時殺人於無形。

 

抗爭失敗,身為領導者的羅宏,因此面對內部許多攻擊,有人認為是他誤判情勢導致失敗,有人認為他只是為了自己出名,根本不是真心在乎勞工的死活,後者對羅宏來說是種扭曲與誤解吧!然而他選擇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直到最後他仍不放棄尋求改變的可能,他給出了自己,以死為諫,而這舉動,也讓資方願意重新協商,這群勞工還有機會為自己的權利奮力一搏。

 

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 資本家在全世界尋找更便宜的勞工,來提高企業利潤,站在企業立場,追求最高利益是最高原則,但犧牲的往往是最底層的本地勞工,他們彷彿在一夕之間失去所有,生活面貌從此不同。

 

電影讓我們看見如此社會結構底下的無奈與困境,也邀請我們參與其中,成為觀看一切的旁觀者,

但這旁觀者並非與主角無關,我覺得導演想要觀眾去思考自己扮演的角色為何,其實我們就代表著輿論,就是勞資雙方可以施壓對方的力量,我們的想法就是風向,就決定著主角們的命運。

 

你想活怎樣的世界裡呢?是被資本家主宰,一切以追求利益為重?還是我們能給出一點溫暖,對於陷入艱難的人們,有多一絲同理?羅宏的堅持,讓我們知道有些人為了後者一直努力著。

 

arrow
arrow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