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開始,是李和小侄子派屈克的對話,那時兩人乘船在海上航行,李問派屈克,如果只能從父親(李的哥哥喬)與叔叔(李)兩人二選一到荒島生存,誰是派屈克的首選?兒子當然是父親的鐵粉,沒被選中的李露出失望神情,開玩笑說侄子做了錯誤決定,表達自己懷有絕佳的求生本領,他應該是最佳人選才對。
這場看似日常的叔姪嬉鬧對話,除了反映兩人的親密,彷彿也預示了故事的發展,甚至對照後續劇情,也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看見主角李心境的變化。
好多年後,也是日常的一天,喬因為心臟疾病發作,意外過世了。在外地生活的李接獲消息,立刻趕回故鄉曼徹斯特,一方面處理後事,一方面他得照顧安頓未成年的侄子,這時的派屈克已是充滿主見的高中生,或許是面對失落的壓力反應,兩人的互動不時有些火藥味。而更讓李難以承受的是,喬在生前就已立下遺囑,萬一自己出了意外,李會是派屈克的監護人。李對此安排顯得抗拒,倒不是他不喜歡派屈克,也不是他覺得因此打亂自己的人生,後來我們才知,此刻的李早已是心死之人,他已經不是那個充滿自信、相信自己能陪派屈克在荒島生存的鋼鐵男子,他早已在自己的故事中死去,現在也只是心如槁木地活著罷了,一個行屍走肉怎有辦法照顧一個正要綻放的青春生命呢?
以前的李不是這樣,以前的他有大票朋友,有他愛的太太與三個孩子。直到一晚,他去買啤酒的路上,無情大火吞噬了屋子,太太雖被救出,但三個孩子全命喪火場,悲傷與自責徹底擊碎了他,雖然你沒看見他掉淚,但他的神情帶著你看過最深的悲痛,他的眼淚彷彿在奪眶之前,早就已經在心上流光了,他曾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旁人阻止了他。如今,曼徹斯特對他而言,從安身立命之地成了傷心的所在,他的故事也像成了小鎮裡的鬼魅傳說,許多人同情他,但也許多人不諒解他、討厭他。他獨自移居到波士頓,住在不像家的小套房裡,在社區大樓裡當雜工,修馬桶、浴室、倒垃圾維生,就算這座城市的陌生人想與他親近,他也把自己隔離,不回應他人的情感。他的生活沒有目標、也不見熱情,他只是讓自己活著,用一種自我放逐的姿態。
或許,他還活著的原因,就是他與喬、派屈克的連結。在李最痛苦的時候,喬是陪伴他經歷難關的人。而喬在小鎮裡是人人稱讚的好人,可是他卻有不順的婚姻,太太有嚴重的酗酒與情緒問題,最後以離婚收場,喬則獨自撫養兒子長大,但他一直都受心臟疾病之苦,當病痛發作的時候,李就返鄉幫忙照顧派屈克,或許他對哥哥也有股心疼,因此就算他活得像行屍走肉,他並未切斷這關係,這是他生活裡唯一會回應的情感。
而這點聯繫,能否讓李的人生有所改變?能否帶他走出悲慘過往的牢籠?
確實,在喬過世後,我們見到一些改變,對於監護人的角色,李從抗拒轉變為接受,對派屈克的態度也從強硬變為接納與尊重,甚至他也嘗試回到家鄉生活,開始去找工作謀生。當然,也有些改變的步伐很緩慢,如他在人互動時仍無話可說,但至少他試了,他移動過自己的位置,沒有永遠停留在原地。
電影後段的高潮在於他與前妻的對話,如今已有新家庭、新孩子,大步展開新生活的前妻,看見彷彿還陷在痛苦中的李感到不捨,同時也對自己當初對李的惡言感到羞愧,她以為自己成為了李的咒詛,也只有她能開解開這詛咒。那段對話十分真誠與動人,前妻給予了她的赦免,她真的從那場大火中走了出來,她也希望李可以,但電影更叫人心疼的地方是,李感激著前妻的心意,可是他不願多談,現在的他,仍不覺得自己是值得救贖之人,悲傷依舊侵蝕著他。說來他是未經親身經歷那場火災的人,那大火在他心上的烙印卻是比誰都深。
那場對話,似乎觸碰李最痛的回憶,讓一切都退回到原點,李又開始在酒吧裡打架發洩情緒、他也放棄了派屈克的監護權、他要離開曼徹斯特,回到波士頓繼續當社區大樓的雜工。
但這些行為不正說了,其實李的心並未真的死去,他還有痛的感覺,他只是選擇用壓抑的方式處理。而經歷這一切的他真的沒變嗎?一切只是退回原點?
我並不這麼認為,反而覺得它呈現了一種真實的療癒路徑,這條路不會永遠都是直線前進,有時它會前進,有時它會後退。在電影裡,我們確實看見前進的時候,也確實看見有後退的時刻,而每個人的路徑也不盡相同,在失落與悲傷之前,人們也呈現多種面貌。面對父親過世的派屈克還可以繼續玩樂團、談戀愛,每晚與朋友相聚,但卻是在見到冰箱裡的生肉時崩潰。李的前妻與喬的前妻看似都能在他人或自己的過錯中往前走,但她們一樣有自己的人生課題,需要與之繼續奮戰下去。
李會帶著自己的悲傷走下去,也會帶著前妻的饒恕走下去,我們不知道那種深切之痛是否有癒合的可能,但在我眼裡,他是與自己悲傷摔角的鬥士,他用自己的方式,也許你覺得那是難堪地爬行、甚至是原地踏步,但他還沒有放棄機會。記得嗎?過去他在波士頓的家沒有房間,現在,他在找多一房的新家,心想也許派屈克有空可以過來...
或許,他也為自己的心,打開了一點空間,而裡頭可收納的東西,也多了一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