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推銷員之戀」的圖片搜尋結果

「那不是夢想,那是目標,前進就對了。」當海地向蕾說出自己的夢想是出版畫冊之後,蕾這樣回答他。

對蕾來說,「夢想」指的是超乎現實的期待,如能徒手飛行之類的奇事,因此她認為海地口裡的夢想,其實只是一件去做就能達成的目標。而這正是海地與蕾最大的差異,蕾的人生是自由奔放的,她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但海地的生命經驗並非如此,他喜歡畫畫,但這卻只是母親眼中不切實際的無聊消遣,同時強勢的母親彷彿是他人生的主宰,總是以愛之名,擅自為他做決定。他的世界,裝不了自己的夢想,容不下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的空間。

對他而言,從事繪畫創作的工作,就跟蕾的想飛一樣,都是超現實的願望。

25歲的海地,或許在他人眼裡,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在失業率極高的突尼西亞,他有一份汽車推銷員的工作。在婚姻難尋的時代,他有位美麗溫柔的未婚妻,兩人就要結婚,共組家庭。可是這並不是海地人生想要的答案,這只是母親想要他過的人生,他雖然順服,但我們看不見他的快樂,反而像是透不過氣的樣子,他的姿態顯得抑鬱、被動。

而這也反映了在家長強勢管教下,孩子容易呈現的模樣:被動與退縮。因為凡事都由別人做主的人生,他自然不用積極地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特別如果他想要努力積極的方向與母親不同,在不會得到對方的認可之下,他的積極也無用武之地,被動成了他唯一的姿態。而當自己的渴望都無從實現,自己看重的事物被他人否定,他對自己的價值也會產生懷疑、對自我的行動感到遲疑。

如果可以,他想「逃」,因此當公司派他到外地出差,對海地來說成了一個逃避家庭的出口。在那裏,他認識在飯店裡當舞者的蕾。蕾性感、大方,她是「活在當下」的代表,她的人生彷彿不用考慮未來、不用考慮社會規則、宗教規範,而這些都是海地生命裡的限制。他從蕾身上看見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姿態,是他自己也想如此生活的生命姿態,說來,蕾回應了海地內心最深層的渴望,那是他從未滿足過的渴望,但蕾接納了這份渴望。

於是他瘋狂愛上蕾,一聲不響地缺席自己的婚禮,甚至決定與蕾私奔。遍尋找不到人的母親與大哥,一路追到海地出差的飯店,才發現兒子與蕾在一起,這舉動當然激怒了母親,但也是在這爭吵中,海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說出了長期以來自己在母子互動中的壓抑與不堪。

《推銷員之戀》的故事看似一個家庭內的茶壺風暴,但卻巧妙地呼應突尼西亞的政治變化。突尼西亞在脫離法國殖民後,雖是民主國家,但實為獨裁總統統治,隨著青年失業率高升,民怨越來越高,到2011年,政府取締一個失業青年無照開設的水果攤,最後青年自焚,引爆群眾大規模抗議,成了茉莉花革命的導火線,總統被迫下台,結束他長達23年的執政。這場火,也點燃了阿拉伯之春,突尼西亞的變化也成了其他阿拉伯獨裁國家人民渴望的改變。

會不會這一波外在的社會變動,也讓海地的內在有了改變,讓他不再順從強者的安排,讓他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當然這也令他迷惘、困惑,他不知未來何去何從,而這正是自由的代價,也是很多人逃避自由的原因。

讓別人為你的人生做主,說來是讓自己輕鬆的一件事,你只要聽其安排就好,問題在於,你能否澆熄內心裡的火花,而你知道,要澆熄它,也要花多少的力氣,而當火熄了,我們好像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相對應「自由」的概念是「負責」。雖然電影最後沒告訴我們海地明確的決定,但它讓我們看見海地展現了「負責」的態度。過去,他曾經無聲無息地離開,逃避著自己看不見未來的婚姻關係。現在,他雖然也要離開蕾了,但他沒有逃避,他來到蕾的面前,給了這段沒有明天的關係,最後一個交代。

接下來的路,沒有人會告訴他了,他是自己生命的主人,這說著,他也得承受所有自己選擇的結果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tawilly 的頭像
    metawilly

    人在世界裡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