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除了意指晴朗的好天氣外,也像一句很美的比喻,彷彿說著生命一種無條件的愛,說著眾生平等,不論你是好人還是壞人、是強者還是弱者,陽光都會落在我們身上,我們都能感受它的溫暖。但《寄生上流》告訴我們一個例外,那裡頭的陽光並沒有照在每個人身上,也許陽光不會分辨好人或壞人,卻會分辨你是富人還窮人,電影裡的陽光不再普照,更像是有錢人家的特權了。
有錢人的家,像是電影裡的朴社長家,客廳有著大片的落地窗,視野開闊,你可以躺在寬敞的庭院,一伸手就能碰觸陽光。但窮人家的風景,卻只能透過半地下室的破窗,看著路過的醉漢灑尿。不過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住在簡陋的半地下室過活的金司機一家,並未對自己的貧苦生活感到不滿,反倒有種小人物的樂天知命,像是免費連到附近店家的無線網路,都能讓他們舉杯慶祝。他們有股在逆境中的生命韌性,彷彿什麼困難他們都能想辦法克服,即便物質生活貧乏,但這一家人的團結、友善的互動氣氛,也讓人感覺溫馨。
直到他們收到一份奇石禮物,據說它象徵財富,而這一家還真的像好運降臨似的,一直重考都不考上大學的兒子基宇,因緣際會下當了朴社長高中女兒多蕙的英文家教。要考上大學很難,但要瞞過單純天真的朴太太,似乎簡單多了,能言善道的基宇很快就取得朴太太的信任,甚至引薦自己的妹妹基婷來當多蕙弟弟多頌的繪畫家教,當然,也是用騙的方式,他假裝基婷是他的朋友,並聲稱她有國外名校藝術科系的學歷,而這裡似乎也有諷刺朴社長一家對於學歷的迷信,或對盲目崇尚外國經驗的文化,但實際上,他們根本無法辨別,從頭到尾也沒發現,這對兄妹都是假裝而已,甚至到後來,金司機一家的每個人,都用不同的身份到了朴社長家工作,父親當了司機,母親當了管家,表面上這是朴社長的家,但主人們並未發現,這個家其實還養了另一家人,金司機一家彷彿寄生在此,過著他們從未想過的上流生活。
電影前半充滿喜感與趣味,看著這家人一步步走入上流,雖然他們的手法奸巧,但老實說並不會太令人反感,或許受害者是有錢人的設定,反倒讓大家心裡有種平衡的感覺。不過電影後半劇情直轉急下,從喜劇片變成驚悚片,金司機一家的黑暗,開始浮現。看朴社長一家被騙,大家會笑,但看到他們對付更弱勢的前管家一家時,我們開始笑不出來,原來「寄生上流」的人不只主角一家,而且不還是比喻象徵而已,還有人是真的躲在朴社長家的地下室裡,靠著這富有人家的殘餘食物過活。
這兩家「寄生上流」的人們,其實有很多類似的處境,他們都是貧苦人家,但此刻的他們卻成了搶奪資源的競爭對手,上演著「弱弱相殘」戲碼。《寄生上流》深刻表達著社會社會貧富差異下的無奈與辛酸吧。
金司機的太太曾說:「人是因為有錢,所以善良。」,說的是有錢人可以不用為生活瑣事煩惱,不用為了生存而弄髒雙手,有錢人才有閒情雅致,日子可以過得優雅,當然容易展現良善的一面。她彷彿想說若是自己有錢,也可以如此善良,但諷刺的是,在她們日子過得好後,她們顯露出的黑暗卻是多過善良。
而朴社長一家,確實不是什麼邪惡富商,或是剝削窮人的惡人們,他們待人和善又慷慨,也很難令人討厭。但財富也讓他們與其他人拉出了距離,甚至成了鴻溝,像是朴社長常掛著嘴巴說「他不喜歡越界的人」,他們彷彿活在自己的舒適泡泡裡,也許這讓他們變得難以同理,也許他們變得自我中心,有時對窮人顯露嫌惡之情,這就是導致後來悲劇發生的原因吧,一向溫和的金司機為何後來會憤怒殺人,我想是朴社長話語中不自覺流露出對窮人的輕視與無感有關吧,生活的潦倒與窮困或許可以忍受,但被輕視與被嫌惡的感覺,才是心裡最大的痛苦。
大雨來襲,窮人忙著攜家逃難,富人卻能當作情趣在家露營,風雨過去,窮人忙著清理髒臭家園,富人卻是衣著高雅地開生日派對,這是兩個平行世界,形成強烈對比,似乎陽光照耀的、能風雨無阻的,都是富人了。但如此差異越大,反撲的力量也就越大了。
《寄生上流》是部警世寓言,說出人們為了追求上流社會的生活,做了多少的「假裝」,而上流社會提供的安全感,其實又是多麼虛空與不真實。我們都想往上爬,但別忘了往上爬的路上,別輕忽了社會裡其他人為生存所付出的努力與掙扎,別忘了我們是「共生」的存在,沒有尊重與理解,帶來的就是彼此毀滅了。
別忘了,社會裡,不是只有我們,而我們如何對待他者,就成就了這社會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