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的痛苦能快點結束,祈禱他們能夠繼續往前。」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裡,父親對情傷的兒子這麼說。

「但我不是這樣的父母。為了讓傷心早日癒合,我們幾乎失去了自我。於是不到30歲,我們的心早已空了,雖然你還會遇到其他人,可是你能給出的越來越少。為了不要有感覺,而拒絕一切感受,這太可惜了。」

那時兒子正承受愛人離去的痛苦,當父親看見兒子走來,原本正在看書的他,做了一個令人印象極為深刻的舉動,這位父親把手上的書用力丟開(注意!他不是放下而已),這動作像是強烈的肢體語言,明確地告訴著孩子:沒有事情會比現在我們的談話更重要,沒有事情會比眼前的你對我來說更重要的了。

而話的內容更是展現接納的態度,接納什麼?接納孩子傷心的感受。

他沒要孩子的傷快快過去,沒要他別想那麼多,沒要他把眼光放在未來,或說好好讀書要緊。他接納孩子可以有傷心的感覺,也鼓勵孩子與自己的感覺共處,他告訴孩子為了逃避痛苦而不去感受,那我們會失去更多。

「你要怎麼過你的日子由你決定,只要記得、我們的身體和心靈只能活一回,有一天你的心會累,而你的身體,到了一天,就沒有人想看它,更別說靠近它。」

青春的心靈與身體,只會有一次,父親也表達接納孩子盡情揮灑青春的模樣,他也欣賞那樣的美與價值,

「現在,你有憂傷、痛苦,別去扼殺它,也別抹煞掉你感受到的喜悅。」父親最後說。

非常動人的談話,覺得是父母處理孩子情傷的最佳典範。

我跟那孩子ㄧ樣,聽得淚流滿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tawilly 的頭像
    metawilly

    人在世界裡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