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性與性別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因為有共同的語言,我們得以和他人分享、溝通、得以互相理解,也因此拉近了人們彼此的距離,這或許是語言最重要的功能與價值。語言也代表一種文化、一種世界觀,當我們學習不同的語言,我們就有機會認識那個語言所建構出的世界。一個語言,一個世界、多種語言,多元世界。而正是因為這些多元,讓地球這座水藍星球更加美麗繽紛。

但若對待不同文化、不同語言間的態度不是尊重,而是隔離與輕視,語言變成了權力的符號,宣告著使用者自身的高低優劣。語言不僅沒有拉近彼此的距離,它反倒像件包覆肉身的外衣,我們只見著它,卻見不著外衣底下人們的真情真性。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朗裔美籍女導演瑪麗安卡薛維茲 Maryam Keshavarz)的首部電影「曖妹」(Circumstance),描述在伊朗德黑蘭的一對高中女同志戀人,當她們揮灑青春追求夢想的同時、卻面對伊朗社會中強勢的男性與宗教文化壓迫。

主角之一的阿塔法(Atafeh)生長在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曾是革命份子, 母親是醫生,家庭氣氛開放自由,不墨守宗教的成規,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阿特非,帶著一股奔放自由的氣息,即便帶著頭巾,但也遮不住她美麗的秀髮,她愛看西方的歌唱選秀節目,隨著音樂盡性擺動自己的身體,幻想自己有天也能站在舞台唱出自己的聲音,那不只是一種青春活力的展現,對活在國家與宗教規則嚴格控制下的人們來說更有一種人人也可出頭天的自我實現之感。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個彼此渴望的靈魂與身體,是否能夠坦然無懼地在一起?

有些愛情走得順利,過程沒有遭遇太多外力的阻礙,彷彿是踏著愛情教科書上的腳步,一步一步前進,兩人經歷甜蜜期、經過平淡期、經過衝突、經過化解、慢慢走向一段踏實而成熟的親密關係。但有些愛情就非如此順利,像是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他們愛上各自所處世界裡認為不該愛上的人,才踏出愛情的第一步,就注定要走得比別人辛苦。在一起,對他們而言,不只是個人意願的選擇問題,那可是在對抗整個家族的龐大壓力,這時候,兩人的愛要如何找到出口?我們都知道,最後這問題的答案成就了莎翁的經典悲劇。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歲的妳,也許忙著迎新交朋友、在課堂間奔波穿梭、熬夜準備考試、為了在社團成發之夜有著完美演出而勤奮練習、還是吃著蜜糖土司搭配著焦糖馬其朵,和朋友來場下午茶聚會。也許我們很難想像地球另端,一樣青春年華的少女,此刻卻是身著軍服、拿著槍桿在保衛家園,這是以色列,從1948年建國開始,即建置女兵部隊,並且實施徵兵制,年滿18的女性國民,有著服役兩年的規定,這也讓本身已經有著足夠傳奇色彩的國家,又多增添了一筆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獨特風貌。

以色列兩位女導演韋蒂畢魯(Vidi Bilu)、達莉亞雅加(Dalia Hagar)執導的電影「莫莉與莎莎」(Close to home),以兩位以色列少女為主角,透過她們當兵所發生的故事,讓我們有機會透過螢幕一窺這傳奇國度裡的女兵樣貌。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乍看之下,這中文片名,讓保守的觀眾會感到怯步,但這部2010年上映的美國校園青春喜劇其實很有意思,它取材自美國大文豪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經典作品紅字》(The Scarlet Letter,用幽默且具巧思的敘事手法,說了一個現代校園版的故事。

主角奧莉薇(艾瑪史東飾)原本只是名平凡不起眼的女高中生,卻因為一次和好友吹噓自己實際上從未發生過的性經驗後,卻演變成同學間交頭接耳散佈的流言,讓原先默默無聞的她,變成了人人口中的蕩婦,女同學們鄙視她不自愛,男同學們也帶著有色眼光看她,似乎以為她的開放態度能讓自己佔到便宜。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827-336647  

嬰孩從母親的奶水中獲取生存的養分與能量,母乳成為母愛最具象的表徵,然而母親自身的恐懼與創傷,是否也會透過奶水的吸允,傳遞到孩子身上,成為天生的詛咒與封印,刻在孩子的心上?

祕魯電影「懼乳:傷心的奶水」描述一個性格退縮的印地安少女法絲塔,她總是滿臉愁容,不敢獨自一人上街,外表漂亮的她,對男人有著深層的恐懼,時常莫名流鼻血而昏倒。親人認為這是因為法絲塔吸了母親當年恐懼的奶水,導致她出現這些異常的行為,他們將這現象(或疾病?)並稱之為「恐懼的乳房」。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1_27-4months3weeks2days  

《四月三週又兩天》/ 黃柏威

       羅馬尼亞導演克里斯汀穆基(Cristian Mungiu)執導的電影《四月三週又兩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在2007年奪下坎城影展60週年時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不僅如此,這部被譽為羅馬尼亞史上的最佳電影,在當時幾乎是橫掃各項國際影展的大獎。也因此,政府當局還授予克里斯汀「羅馬尼亞之星」勳章,這是該國國民的最高榮譽,表揚他的成就,套我們熟悉的用語,稱呼這片「羅馬尼亞之光」,一點也不為過。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愛成癮的男人

慾望,有時是生之趨力,推動人們去創造更好的生活,在滿足需求的過程中,人們也展現了生命的能量。但若慾望失去了控制,它就像頭發狂的野獸,一口一口啃食著人們的靈魂,讓你失去自主與自由,此刻,身體只是一座慾望的行動牢籠。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冥王星的早餐 / 黃柏威

愛爾蘭名導尼爾喬丹(Neil Jordan)執導的電影《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改編自愛爾蘭小說家派翠克馬克白(Patrick McCabe暢銷同名小說,背景設定在70年代的北愛爾蘭,描述一個在出生即被母親遺棄在教堂門口的男孩派翠克,後來由寄養家庭撫養長大,而這孩子雖是男孩的身體,裡頭卻是一個女孩的靈魂,他愛穿女裝,不愛上體育課,甚至舉手投足比女性還要嫵媚,在校寫著情色作文、問著如何進行變性手術的他,挑戰著教會學校的界線,成了校方的頭痛人物,也被寄養家庭視為蒙羞的記號。

文章標籤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