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曖昧過算嗎?」
「不算,有開始、有衝突、有試著面對處理、有結束的才算。」
- Feb 03 Fri 2017 14:21
曖昧算嗎?
- Jan 24 Tue 2017 00:01
你的名字:經驗彼此的存在

雖然身體交換並非什麼新梗,但《你的名字》仍說了一個極為動人的故事,看到最後,眼淚也止不住了。
- Jan 11 Wed 2017 19:11
索爾之子:在生命盡頭,活出意義來
存在主義治療大師Victor E.Frankl曾將其在二戰期間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經歷寫成《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書,他在書裡提到許多同伴都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能在集中營內活下去嗎?如果不能,所有的痛苦便沒有意義。」而這也讓Frankl思考自己在集中營裡所承受的痛苦,究竟意義為何,當時他並不覺得自己有機會活著走出奧斯威辛,但他也不認為生命就此無意義,這些思考讓他後來成為意義治療法的先驅。
用上述的問題來看電影《索爾之子》,似乎可以理解片中主角索爾的行動,在生命結束之前,他只想讓短暫的餘生有所意義。
- Jan 09 Mon 2017 15:15
樂來越愛你:在夢想面前,驕傲站立的愛情
導演的前作《進擊的鼓手》,裡頭有一段男主角與女朋友的分手戲,原因是一心想成為偉大鼓手的男主角為了增進鼓藝,覺得談戀愛阻礙了自己的進步,因而提出分手,當時他所說的,在女友聽來是極度無情。愛情與夢想能夠兩全嗎?導演給了殘酷的答案,愛情在這裡被棄之如敝屣,在夢想面前,愛情是抬不起頭的卑微姿態。
《樂來越愛你》表面上談的是愛情,但骨子裡談的仍是夢想,不過導演這次沒那麼冰冷,這次的夢想充滿溫度,這次的夢想也有愛情的扶持。愛情不再是夢想的障礙物,在la la land裡它們曾交織在一起,就像纏捲的麻花不停往前延伸,直到無法相伴的那刻為止。
- Jan 09 Mon 2017 11:41
愛在他鄉:愛情的選擇
電影中,東尼與吉姆兩人幾乎零缺點、與伊莉絲的互動也零失誤。
最終愛情的選擇,與其說伊莉絲選擇了東尼,不如說伊莉絲選擇的是紐約。可憐的吉姆,或許永遠不知道,這段感情是被一個多事的雜貨店老太婆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