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歲的妳,也許忙著迎新交朋友、在課堂間奔波穿梭、熬夜準備考試、為了在社團成發之夜有著完美演出而勤奮練習、還是吃著蜜糖土司搭配著焦糖馬其朵,和朋友來場下午茶聚會。也許我們很難想像地球另端,一樣青春年華的少女,此刻卻是身著軍服、拿著槍桿在保衛家園,這是以色列,從1948年建國開始,即建置女兵部隊,並且實施徵兵制,年滿18的女性國民,有著服役兩年的規定,這也讓本身已經有著足夠傳奇色彩的國家,又多增添了一筆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獨特風貌。

以色列兩位女導演韋蒂畢魯(Vidi Bilu)、達莉亞雅加(Dalia Hagar)執導的電影「莫莉與莎莎」(Close to home),以兩位以色列少女為主角,透過她們當兵所發生的故事,讓我們有機會透過螢幕一窺這傳奇國度裡的女兵樣貌。

莫莉與莎莎,都是剛入伍服役的新兵,分派到在耶路撒冷的巡邏隊,兩人同一小組,負責盤查路上的阿拉伯人,以避免可能的恐怖攻擊發生。但兩人個性截然不同,莫莉做事循規蹈矩、一絲不苟,徹底執行長官交辦的命令,但莎莎則完全相反,她隨性而為,值勤只是應付,只要長官不在,便趁機摸魚打混,對莫莉來說,莎莎是個不守規矩的麻煩人物,但對莎莎而言,莫莉只是個乖乖聽話的呆呆女。互看不爽的兩人直到值勤時遇上一次爆炸攻擊事件後,才改變了兩人的關係,彼此開始打開心房,分享著女孩們的青春心事,這時我們才發現,原來莫莉與莎莎在相反的外顯行為之下,相同的是年輕心靈那股對於愛情的渴望與瘋狂。

因此,整部電影就像是個去角色化的歷程,導演像是脫下了她們的軍服,帶觀眾用人性、生活化的一面去貼近這些女性的經驗,於是你看見了那些少女對於規定的反動、看見那些女孩愛玩愛美的一面、看見她們面對不願配合檢查的民眾,其實是徬徨地不知所措。穿著軍服的莫莉與莎莎,不過也就是花樣年華的少女,雖然她們被國家賦予權力,那身制服讓她們可以在街頭上隨意盤查路過的阿拉伯人,但另一方面,青春的美麗與哀愁,一樣在她們身上上演,友誼帶來的甜蜜與考驗一樣等著她們去面對。於是,她們和地球這端的我們,似乎又沒有那麼的不同,當你注視著那些流動的情感,你知道我們有多麼地相似。

異中求同,似乎是導演企圖表達的觀點,除了莫莉與莎莎的關係之外,導演也想藉此回應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的對立關係。對照電影的開場場景,電影第一幕從耶路撒冷邊界的檢查站開始,阿拉伯婦人排排進入受檢的小隔間,任以色列女兵翻弄隨身物品,甚至被要求脫去外衣,查看是否藏有危險物品,但包包裡常常只是錢包、化妝品等等女性的日常用品,而脫去外衣後的身體,又和以色列女人有什麼不同呢?當拿掉了種族身分地位的差異,剩下最基本的人性時,套用五月天樂團寫過的歌詞,此刻的「人類終於變成同類」,此刻的我們才有可能放下自我的偏見,擁抱彼此共同擁有的人性經驗,一段真實對等的關係才有機會被開啓。

而那些以阿之間國族的恩怨,歷史的包袱,對莫莉與莎莎來說都太沈重了,可是國家威權將這些擔子放在這些少女身上,以保衛國家之名,將阿拉伯人視為二等公民般的,要求她們行騷擾與監控之實,這是少女們的責任,也是少女們的無奈。電影有著精彩寫意的收尾,畫面裡莎莎騎著摩托車載著莫莉,兩人剛結束一場因盤查而造成的街頭爭執,而背景聲音還是剛才的爭執聲,然後背景爭執聲越來越大,好像有更多的人加入爭執,然後傳來女孩無助的哭聲⋯鏡頭始終特寫著兩人的表情,她們不發一語,只是騎著車,在這座城市裡流轉前行,這場爭執像是一場成年禮似的,她們的表情看來不一樣了,究竟她們在想什麼?是更看清楚了這「大人」的世界,還是她們眼前的世界顯得更加模糊不清了呢?這是看著她們的我們,也該問問自己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