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嫲的夢中情人

也許你今日很難想像,但據統計,1955年至1970年代中間,台灣的台語電影總產量高達千部,巔峰之時,甚至一年在戲院上映的台語電影超過百片,其中多數的電影皆在北投拍攝,也因此北投在當時被稱為台灣的好萊塢,那是台語電影的風華年代,但隨後因為社會環境變遷,台語電影產業逐漸沒落而消失。而2013年由北村豐晴與蕭可修導演的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關注到了這段歷史,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六零年代末,重現當時的風光,可說是向過去的台語電影致意,同時也用新的電影語言為這塊土地保存了一個快被我們遺忘的時代。

有著帥氣臉孔的萬寶龍(王柏傑飾)在當時是一線超級巨星,只要他主演的電影,就是票房保證,他出現的地方,就有癡狂的少女們擠身也要一睹風采。蔣美月(安心亞飾)也是如此,她是一個迷戀萬寶龍的小影迷。後來她去應徵演員的工作,並非想做大明星,只為了與偶像近距離接觸,甚至幻想自己有天能飛上枝頭,成為夢中情人萬寶龍的老婆。

劉奇生(藍正龍飾)則是當時的王牌編劇,多部經典暢銷電影都是他的作品。對於電影藝術有所堅持的他,常為著片商的商業考量與粗俗化感到憤怒失望,但為了生存又無可奈何。誤打誤撞下,他認識了蔣美月,也提拔她成為演員,他被她的純真與傻勁所吸引,但這個隱身在大銀幕後的編劇,完全被大明星的光芒所遮掩,一開始,蔣美月的眼裡只有萬寶龍,她的眼睛為他發光,她求的,不過也就是在片場裡大明星萬寶龍的一眼注目。

但就如同阿姆斯壯踏出他的一小步後,人們發現在遙遠夜空中皎潔的明月,原來只是一座灰黑貧瘠的星球。那些朦朧的美感,在近觀之下,赤裸地讓人毫無想像空間。蔣美月實際進入片場拍片後,發現銀幕上那些受人喜歡的英雄美女,銀幕之外全走了樣,脫下戲服的萬寶龍,雖是台語片巨星,卻是一句台語也不會,只剩高傲膚淺的個性。反倒是片場裡的工作人員,各各真情真性,為了夢想認真打拼,這或許也是導演對明星產業的諷刺,也透過蔣美月對於波麗露一曲的解釋,向電影劇組團隊致意,提醒我們眼前所見的每部電影,其實都來自許多幕後無名英雄的努力與心血,。

蔣美月曾以為自己愛的是萬寶龍,但更準確的說,她愛的是萬寶龍的螢幕形象,那正是電影的魔法,成功的角色塑造即是誘發觀眾自動投射心中的美好想像。這像是愛情裡的迷戀,陷於迷戀裡的人們,他們所愛的對象其實常常不是對方的本尊,而是迷戀者所想像出來的分身,那不一定是對方的真實面貌,更多時候是自己對於理想的投射。

於是,當你實際踏上月球,發現那些凹凸不平的坑洞,就像真實接觸夢中情人後,發現幻想破滅,雖然失落,但那卻是成長的開始,你開始有機會檢視自己築出的愛情巨塔,檢查那裡頭的建材究竟是堅硬的質地,還是像偷工減料的空心混合物。

美月終於發現,她愛上的萬寶龍,其實是劉奇生施予的魔法,她愛萬寶龍在電影說的那些話,其實是編劇創造的台詞,就像是上帝造亞當時吹入的那口氣,給了人類生命,那些台詞也賦予了角色靈魂與生氣。當她認真檢視自己為何所愛,萬寶龍的明星光暈散去,劉奇生就站在眼前。

愛情的深刻,來自真實的互動,兩人後來的相互陪伴與支持,就打造了劇情後段不離不棄的催淚力道。

阿嬤的夢中情人,有著這土地上的歷史痕跡,有生猛有勁的笑點和力道十足催淚彈,也在美月的愛情與阿姆斯壯的腳步之中,讓月亮多了豐富的比喻。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阿嬤的夢中情人 台語電影
    全站熱搜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