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買了動物園(We bought a zoo)/  黃柏威心理師

 

班傑明,原是一個上天下海,不畏危險進行採訪工作的專欄作家記者。而此刻的他,是一個喪妻的丈夫,兩個孩子的爸,其中一個是因母喪之痛常在學校惹事生非的暗黑少年,一個是相信復活節兔子仍活碰亂跳的七歲女孩。愛妻的離去,對班傑明來說,是一段難以面對的事實,他害怕看見過去倆人的照片,害怕走過兩人曾經走過的街道,害怕進到相識的咖啡店,害怕觸景傷景,也害怕開啓新的親密關係,因為那好像就代表真的要把她放下了。

為了走出傷痛,為了能好好照顧孩子,班傑明辭去記者工作,計畫搬離原本居住的家,另覓他處,希望一家生活能夠重新開始,沒想到,最後他們看上的住處竟是一座關閉多年的動物園,裡頭還有各樣的動物,以及不離不棄在園區關閉後仍留下照顧牠們的員工。因此,這座動物園,不僅是班傑明重新開始的地方,對這些員工而言,也是一個希望的到來,期待新的買家能夠讓這裡恢復生氣,再次將歡樂帶給人們。

只是經營一座動物園,對毫無相關專業背景的班傑明而言,談何容易,過程是風波不斷,但團隊的齊心合作,一次又一次渡過危機,最終,動物園順利開張,笑聲再次充滿這片土地。動物園給了班傑明新生命,從悲傷到歡笑,班傑明也讓動物園重燃生機,從關閉到開放。兩位低潮者的相遇,意外擦出精彩的生命火花,彷彿踏上一段雙向治療的旅程,彼此既是患者又是醫者。

這趟生命和好之旅也發生在班傑明與青少年兒子狄倫身上。正值叛逆歲月的狄倫,對於舉家搬遷制動物園的決定難以接受,與大自然或是動物相親相愛的樣子實在一點也不酷。直到一次和父親的大吵怒吼中,班傑明才聽見狄倫的需要,這個已經失去母親的孩子,更渴望父親多些關懷,讓他在成長的階段中有個安全的依靠,從此這個父親才更靠近了這憤怒少年,倆人甚至玩起「想聽見對方說的話」的遊戲,而你注意到了嗎?當時的場景極富意象,他們在垂死的老虎前坐下,彷彿一起正視他們共同經歷的悲傷,而最後班傑明點頭同意讓垂死老虎安樂死的舉動,似乎也是一種願意承認並面對愛妻離去的心境,藉著老虎的逝去,也再一次處理了自己對失落的悲傷。

於是他有勇氣重新看起妻子的照片,想起過去生活的美好時刻,這次流下的不是傷心的眼淚,而是掛著笑容的淚水。電影中,那些靜態的照片,頓時成為活靈活現立體的畫面,他知道,那些美好時刻是他繼續前進的勇氣。他也可以帶著孩子回到兩人相識的地點,回到那所有故事的源頭,這時,導演很高明用了像是心理治療中的空椅法技巧,那個生命中出現的空缺,此刻被暖暖地填補了起來,而故事將會繼續下去。

不得不提導演卡麥隆克洛(Cameron Crowe)找來冰島搖滾天團Sigur Ros主唱Jonsi擔任電影配樂工作的成功之舉,在明亮音符的襯托下,整片充滿暖意與希望。隨著如花綻放般樂聲與節奏,一步一步,我們走出悲傷的牢籠,釋放了囚禁許久的能量與自由。

arrow
arrow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