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的圖片搜尋結果

53屆的金馬獎,史無前例地將最佳女主角頒給了兩位演員,馬思純與周冬雨。金馬影史上第一次的雙影后造成話題。特別的是,兩位影后竟還是出自同一部電影《七月與安生》,更是引起討論。然而你不得不佩服評審們的大膽卻又精準的決定,兩位主角的演出絕對精彩,令人難忘,但她們的對比與激盪,更讓七月與安生這兩個角色充滿能量與說服力,如同她倆在頒獎典禮上的致詞對彼此說:「沒有妳,我也不會站在這裡。」確實,沒有七月,安生的故事像失了根,而沒有安生,七月的故事少了翅膀。她們就像互補共生的兩人,共同獲獎,實至名歸。

 

七月出生小康家庭,有關心照顧她的父母,衣食無缺,又是乖巧懂事、溫柔得體的女孩,她成績又好,彷彿只要順順地走,她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對象、很好的工作,住在舒適的房子,過著幸福穩定的日子,關於人生未來的模樣,似乎早可預見。安生曾問她:「妳以後想去哪裡?」,七月只是回聽媽媽說過:「女人也不能去哪裡,就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而已。」

 

對七月來說,未來的路好像已經鋪定,是「一眼就能見著的一生」。它很穩定,但就少了想像與驚喜。

 

安生則完全相反,她的原生家庭不像七月的父母提供足夠的愛與照顧,為了讓自己活下去,她早早就跳出了長輩心中的理想框架,用著不按牌理出牌的求生姿態面對人生。她不愛讀書、追求享樂、過著看似自由不羈的生活,她以四海為家,她的人生彷彿沒有限制,未來的路,沒人能夠想像,也許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

 

只是這條自由之路,好像沒有終點與歸屬,對安生來說,她的流浪,其實是想為自己到一個家,一個讓內心紛擾得以平息的家。

 

截然不同的兩人在13歲時相識,至此成為了閨蜜。她們的結合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她們都在彼此身上看見自己渴望卻得不到的生活,只要她們相伴,乖乖牌的七月也可淺嚐自由奔放的滋味,只要她們相伴,安生就有可以靠岸的港口,累了就可以上陸,她也不會是斷線的風箏,在偌大的天空裡隨風飄零。

 

因為彼此,她們滿足了心中渴望卻又無法滿足的深層需求,因為彼此,她們自己才像更完整的人。所以才會在當安生離開後,七月對她說:「我闖世界的熱情,都跟著妳離開了」,因為少了對方,就像自己的一部分消失了,她們又得獨自面對自己的「缺」,獨自帶著自己的「不完整」來過生活。從此,七月就變得更離不開家鄉,安生則是無根地四處流浪,而這也是讓我們看得心疼的原因。

 

17歲時,安生的離開,看似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跟著吉他手去浪跡天涯,但其實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為吉他手對安生來說,要跟七月相比還差得遠了,她不會為了一個才對她唱幾天情歌的男人,就離開相處多年的親密閨友。安生會離開,是她看出七月男友家明對自己的愛意,她不想讓七月難受,於是她說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為的是不要去打擾七月的幸福。

 

家明與七月是登對的兩人,兩人都踏著穩健的步伐,朝著安穩的道路走去。但他們兩個太像了,就像七月會喜歡與安生在一起,安生對家明來說也有一種神奇魅力,她可能也滿足了家明對於冒險、刺激生活的渴望。相對的,雖然七月與家明在一起,但家明對七月而言,只是一個談情說愛的夥伴,未必能夠滿足她心裡對於自由的想像,家明能給她的,其實她自己早也有了。說來,穩重踏實的家明或許才是安生心裡渴望的對象。然而對於難解的青春戀愛習題,安生選擇成全,她在家明與七月之間,選了七月。

 

七月雖然沒說,心裡也很明白,這是安生的成全,對此她的感受極為複雜。我不認為七月非要家明不可,但是當自己的愛情是她人的放手才能擁有的時候,對自尊很強的七月來說,是種不甘心吧!她不怕競爭,但是對手因為怕贏傷感情而不比的舉動,說不定對她來說才是更加受傷的事。

 

當她們失去了彼此,七月與安生,分別踏上自己的路,但她們在自己的路上,卻越走越像另一個人,七月像是變成了安生,她用療傷成了離家的最佳理由,過著自由無拘的冒險人生,而流浪久了的家生,現在卻像是原本的七月,努力踏實地打造生活裡的安穩。

 

「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長大後的七月,見到安生時這麼說。

 

青春愛恨的迷霧,終究會隨著時間散去,歲月洗鍊了生命裡的雜質。家明是誰、在哪裡,也早已不太重要。她們才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依存,過去她們不知,對方其實就是將來的自己。

 

「你是誰?」家明曾問安生。

「別問我這種哲學性的問題。」安生如此笑回。

 

七月與安生是誰,看完電影,才發現這問題真的難回,對我來說,七月是蟄伏待起的安生,安生則是想家卻回不了家的七月。七月與安生,是兩個人,但也好像一個人。

 

七月與安生,有少女情誼的深刻書寫,也是自我追尋的辯證之旅。兩位演員的精彩過招,讓這故事有機會成為經典,七月與安生,會是你見過的難忘身影。

arrow
arrow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