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謝謝大園教會的邀請,連假期間參與教會的同工退修會,安排了三堂課程,與同工們談談同理心的課題。

談同理心,自己很常從關係的邀請與回應說起,能夠對人發出適切的邀請、能夠給人接納的回應,都是同理的表現。

而要能同理,必須懂得傾聽,也介紹了德國溝通心理學家Friedemann Schulz von Thun提出的溝通模型,他提到溝通有四個耳朵:事實、自我宣稱、關係、訴求(對細節有興趣者可以參考《談話聖經》一書,自己覺得很清楚、實用)。

如果你常不知道該怎麼傾聽、或傾聽的重點是什麼?那以這四個耳朵做為參考,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在傾聽時有所依循,同時也能辨識自己的傾聽風格。

而我在想,同理有一部分的意思,或許就是我們得同時打開四個耳朵,聽見對方在每個層面上的訊息,並針對四個層面給予相對應的回應。

當然,同理不是話術,而是態度。介紹了幾部電影裡的場景,其中有《我們家》裡醫生與家屬的一段談話,過去在醫病溝通的課裡,也曾跟學生討論過,裡頭的醫生沒說什麼漂亮的金句名言,但他展現的行動與態度,讓那些樸實言語,都令人打從心裡想掉淚。還有《充氣娃娃之戀》裡的醫生,她一樣沒用什麼優美的詞彙,可是她的開放與接納,她走進對方的世界。

而說來,耶穌的道成肉身也是一種對人的同理吧!祂走下寶座,從母親的肚子裡開始,到在十字架上斷氣,祂經歷身為人從生到死的種種體驗。也是這樣,我們知道祂懂我們的痛苦,也是這樣,我們得著安慰。

同工後來也問了很多有趣的問題,像是同理別人會不會讓自己很容易受傷、讓自己也承擔很多痛苦?也有同工問了教會該如何面對同志?

我說我不知大家的態度,而我也得承認自己沒有智慧分辨是非。只是我覺得,在上帝眼中,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是有罪不完全的人,有時我們以為自己與別人不同,但會不會,在至高上帝的眼中,其實,我們根本沒有太大差別?

我們不是上帝,我們能做的,是努力把人帶到上帝面前,而不是努力做著相反的事。

arrow
arrow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