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刊在2016新使者聖誕特刊)

現在的聖誕節,是一個充滿浪漫想像的節日。

當然,這些想像恐怕已與兩千年前誕生在伯利恆城的小嬰孩無關,人們聚集的地方可不是教堂,口裡唱的也不是哈利路亞。這天像是當代的狂歡節,是享樂至上的歡喜節日,百貨公司才是慶典舉辦之地,購物則是人們參與慶典的儀式。夜店也會舉辦主題派對,炫目的燈光、強烈的節奏騷動著舞池中的男男女女,人們直視著彼此眼底的寂寞,他們跳舞試圖驅趕它們。

對情侶而言,這天也是重要約會節日,倆人交換禮物,享受燭光晚餐,一起過著一年之中他們的第三或第四個情人節。季節限定的紅綠色調,好像也成了一種幸福暗示,呼喚出人們心裡對愛情的渴望。好幾次在晤談工作中,都聽見眼前的個案表達希望能在聖誕節與心儀對象一起度過的願望。你願意和誰過聖誕節,彷彿跟你願意和誰過情人節是同一個問題、而誰和誰一起過聖誕節,與誰和誰一起過情人節彷彿有著同樣曖昧的意義。

擁抱愛情=終結孤單?

因此,許多人會選在聖誕節與心儀對象告白,希望能終結孤單,擁抱愛情,只是表白結果誰也說不定,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記得看過一部電影,裡頭的男主角就在聖誕節與女主角表白,他在電話這頭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說了”I love you”,但電話那頭傳回的聲音僅是”Merry Christmas”,多叫人心碎的聖誕祝福呀!這可能是他這輩子最不想聽見的一次「聖誕快樂」。

告白失敗,當然是令人難過的。工作關係,常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為情所困,為愛所傷的年輕人們,特別在浪漫時節,他們對親密需求的渴望更加強烈,對自己的孤單身影也就更加傷感了。「為什麼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為什麼我總是沒人愛?」、「會不會我這輩子都無法談戀愛?」他們的絕望語氣,誰聽了都會心疼啊。但若再仔細聆聽這些話語,會發現雖然表面上在講愛情,可是更深層的部分其實是關於自我價值與自我接納的議題。雖然講的是自己愛著誰、或誰不愛自己,但裏頭藏著一股恐懼其實是對自我的懷疑或否定。

愛情不是生命的答案

有時確實因為愛情,我們會對自己更有自信,會更容易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人。但這想法也可能暗藏危機,那就是我們把愛情視為評斷自我價值的最大參考指標,甚至是唯一指標。當有人愛我,表示我是好的;可是沒人愛我的話,我是不好的、糟糕的。好像有了愛情,自己就是昂首前行的美麗天鵝,但沒了愛情,自己只是隻沒人愛的醜小鴨。

以前的自己好像也是這樣想的,在自我圖像還模糊不清的時候,常覺得愛情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覺得被別人愛著是自己混亂生命中的救贖。以為有人喜歡我,內心陰影就會消失,關於我的自我圖像就會變得清晰、清楚;但若喜歡的人不喜歡我的時候,自己彷彿從高處又掉回可怕的深淵,以一種自怨自憐的姿態,在那撿拾破碎一地的自我。

當時自己賦予愛情一個巨大無比的地位,以為它能拉你爬出深淵,但現在回頭去看,發現自己只是希望透過別人喜歡我,來得到對自我的肯定而已,可是那真的是愛情嗎?愛情其實是雙向的互動,當我把所有目光都放在「對方喜不喜歡我」,卻沒好好想過自己如何在關係中成為更好的人之時,說來,我只是用一種被動且卑微的姿態在測試對方的反應,期待對方來拉我一把,期待對方來告訴我,我真的值得被愛。若對方拒絕了,便應証了心裡對自己的懷疑:果然,我真的是不被愛的人。

除非對方有著救世主情結(很多人對戀愛對象有此期待),否則每個被告白的人,都希望表白者是主動與勇敢的姿態,是帶著準備好的自己,來到我的面前。希望對方是對自己有信心、願意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陪伴我度過未來日子裡喜怒哀樂的人。如果你都不願相信自己,卻要一個與你非親非故的人相信你,這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如果你都不喜歡自己,卻又期待別人要喜歡你,何嘗不是一種矛盾呢?

有一份愛為我而來

愛情不會讓我們變成天鵝,除非我們知道自己一直是隻天鵝,沒有愛情,我們也不會變醜小鴨,除非我們一直以來都把自己當成了醜小鴨。

現在的聖誕節,是一個充滿浪漫想像的節日,即便知道眼見之處滿是商業邏輯的推演計算,但它仍挑起我們內心對親密的渴望,而它用炫目聲光試圖填滿我們的寂寞,只是當一切騷動都安靜下來後,你清楚知道那些喧囂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痲痹,卻從來不是解答。

在我們都渴望與人親近的同時,這需求其實也對我們發出一個邀請,它問著你喜歡自己嗎?你相信自己是美麗的天鵝嗎?

「又沒人愛我,我怎能相信呢?」你說

很奇妙地,我卻想起那個兩千年出生在伯利恆城的小嬰孩,這個節日因他而生,而他說,他是因愛我們而來⋯

arrow
arrow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