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劍大師」的圖片搜尋結果

「學校的課程都有它一定的政治意涵。擊劍這種貴族運動,並不適合這裡」校方代表如此說,「可是我的孩子真的很喜歡。」家長回應

「那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校方代表大聲地回。

這是電影《擊劍大師》(The Fencer)裡的一段對白,場景是小學的家長會,因為主角體育老師恩德爾擅自教孩子擊劍,引起校方不滿,希望透過家長的反彈力量來打退恩德爾的念頭,沒想到家長卻是不同的立場。

2016年代表芬蘭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擊劍大師》,故事背景發生在1952年的愛沙尼亞。在二次大戰期間,愛沙尼亞曾遭德國佔領,因此當時許多年輕人加入納粹德軍行列,但戰後的愛沙尼亞是由蘇聯統治,過去曾加入納粹的同胞這時成了人民公敵,甚至成了史達林政權下的政治犯,是秘密警察追捕的對象。

而這正是主角恩德爾奈利斯(Endel Nelis)的經歷,在德軍佔領時期,他才18歲,就跟著同學一起加入德軍,說來這並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事,而是一個時代的悲歌,是一代青年所背負的沈重之惡。恩德爾原是擊劍運動員,居住在大都市列寧格勒裡,但為了躲避政治迫害,隱姓埋名來到愛沙尼亞的鄉下,成了偏鄉小學裡的體育老師。不過在看似寧靜緩慢的鄉村裡,也並非太平天日,一股暗流彷彿在這裡流動著,小學校長對恩德爾的選擇感到存疑,年輕人大多往大城市跑了,為何恩德爾會選擇來這地方?他也暗中對恩德爾的過去進行調查。

恩德爾一開始在學校並未教授孩子自己擅長的擊劍運動,他也知道校長並不認同此運動,甚至校長曾說這是封建制度底下的活動,不符合當下的政治生態,並認為要上報教育部時會造成學校與自己的困擾。由此可見,對校長而言,政治正確是辦學最高原則,政治正確意味著投統治者所好,可是這犧牲的就是孩子們在學習上的主體性。恩德爾難敵孩子的好奇,他選擇尊重孩子的意願,開始教導孩子擊劍,而這件事改變了這裡的孩子,過去在政治正確的樣板教育下,這裡像是一片死寂,孩子的學習只是為了鞏固大人們要求的秩序,但現在不同了,擊劍點燃了他們的熱情,擊劍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也帶給他們自信,甚至給了這些孩子夢想–他們想到列寧格勒去比賽。

學校裡的孩子多半沒有父親,因為父親多在戰爭中喪生了,或是因為政治迫害被抓走而不知下落。他們身上也背負著難以說出的悲痛與沈重,但如今,因為擊劍,讓他們可以表現自我,因為擊劍,讓他們勇於做夢,他們終於有機會走出家鄉,看看外頭世界的模樣,這件事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

不過對恩德爾而言,卻是充滿掙扎,要帶孩子去列寧格勒比賽,形同自投羅網,他就是為了逃命才躲到愛沙尼亞的呀,他的好友、愛人都勸他不要回去列寧格勒,但最終他選擇回應孩子們的期待,他選擇站上那些無法參與孩子們生命經驗的父親角色,他要當一個能夠參與的父親,要帶他們接近自己的夢想。

當然,他也知道,這趟旅程要承擔的風險,可能就是他人生的終點。

電影讓我們見到那時代裡的悲哀,當時的政治生態,讓人難以回應自己真實的情感,為了保命、為了生存,你只能依統治者的心意行事。校長後來告發了恩德爾,他對恩德爾說這是自己爬上這個位置,必須要做的事,但他告訴恩德爾可以逃跑,也說著自己仍有些許良善人性,只是多數時候在這結構底下,他也身不由已,他的行事被迫與他的人格切割,他一心想揣摩上意,求自己的生存,但那種卑微姿態,不也是時代產物下的悲劇人物,而當中央政府也在舉辦擊劍比賽,不就正好打了校長過去自我設限的臉。

在片中,我們多次看見恩德爾的遲疑與退縮,他並非一開始就抱持堅定勇敢的態度,其實是那些孩子,讓他成為更勇敢的人,他看見孩子們眼裡的火花,他不想讓他們失望,他所做的,就是將他們的火花綻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擊劍大師 愛沙尼亞
    全站熱搜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