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可惜愛不是幾滴眼淚,幾封情書。

第一次看《情書》是17歲,還記得是在國軍英雄館,是高中學生會主辦,每月一次給同學們同樂的電影欣賞會。

在那個認為史上前三最佳電影無疑是《絕地任務》(The Rock)、《ID4》、《變臉》(Face off)的男孩歲月裡,竟然一個男校會選擇沒有飛車、沒有流血、沒有外星人的《情書》給一群血氣方剛的少年欣賞!?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只有飛車、流血、外星人的電影,是要如何讓這些男孩有機會邀請女孩們來看電影?有機會在看電影前一起吃飯?在看完電影後一起散步、等公車?這些電影本身從來不是男孩的重點,重點是這些電影是否會讓他們有機會邀女孩來。

但天下哪有這麼簡單的事,後來你很清楚,在17歲時,這些電影其實也不是重點,人帥才是。就算有只飛車、流血、外星人,人帥旁邊還是會有女孩相伴。

因此就算是放《情書》,對一個滿臉青春痘的慘綠少年來說,想得美勒!我忘了當時到底是自己去看,還是跟現在遠在印度工作的高中同學一起?總之,沒記錯的話,這好像是自己主動要去看的第一部文藝電影。

不過說真的,心底佩服當時能把這當約會場合的同學,在一片黑白制服的世界裡,不管你帶著是紅、是綠、是黃等色彩出現,感覺都要過人的抗壓性,才能承受眾目睽睽的眼光。想來,其實根本只是想炫耀、想弄瞎同學的場合,究竟有誰能在那當中好好約會!

當然,那時好年輕,焦點只放在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情節,我想自己沒有看懂這部電影裡豐富揪心的情感,直到後來碩班時有機會重看,才真的深刻有感。

但這無損《情書》帶來的影響呀!

一直覺得青春自己對短髮女孩的偏愛,就是來自這部片裡的中山美穗(早在桂綸鎂之前呀!不過跟老婆講起此事,她說在那有髮禁的年代裡,哪個少女不是短髮模樣啊XD)

若說《愛在黎明破曉時》形塑了年輕時自己對愛情的想像
那《情書》裡的中山美穗一定打造了自己的女神原型,沒有之一

於是,你聽到「お元気ですか」,就會想大聲回「私は 元気です」,腦裡還要搭配茫茫白雪的景象。

於是,在那時寫給女孩們的信裡,總是愛問一句「你好嗎?」(以為演電影呀你!)

於是,你對小樽裡的玻璃工藝有了好奇
於是,你也想借本追憶似水年華看看
於是,你借書,會好奇著借書卡上留下過的姓名(我打賭一定有人在那上頭寫下藤井樹過)
於是,你知道那個網路作家筆名的典故由來
於是,你還會哼上幾句張學友的情書

於是,就因為對我們來說,有這麼多的於是
於是,電影在20年後,才有可能重新上映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情書 中山美穗 張學友
    全站熱搜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