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晚在台科大和同學談《不存在的房間》(Room)。

女主角布麗拉爾森(Brie Larson)的演技再次讓人驚豔,過去看過她演的《她和她的小鬼們》(Short term 12)就留下深刻印象,這次演出一位年輕母親的堅強與脆弱,充滿層次的表現拿下奧斯卡影后實至名歸。

但老實說自己初看這片時,有種自虐的感覺,雖然電影真的用了洪荒之力的輕盈,來呈現如此沈重與暴力的議題。但以一個父親的心情,看著孩子只能在那小小空間裡生存著,實在是很糾心難受的事。還好故事不是全都在那個房間裡,看到母子重見天日的時候,難熬的心情才好過一點,不過這也是這片細膩豐富的地方,故事並沒有在這裡結束,回到外面的世界,是另一段挑戰的開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這是齊秦寫的歌詞,似乎也可拿來當這部電影的註解。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這是母親的夢想,是她告訴小男孩的故事,那裏無邊無際,充滿無限可能,而這也是她們存活下來的動力。但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這是她們來到房外世界的感受,在房裡堅毅又充滿生存意志的母親,到了房外反成了失能的母親,遼闊自由的世界彷彿讓她找不到自己。看見他人的人生軌跡,讓她對自己的悲慘遭遇感到不平,見到孩子對真實世界的不適應,也讓她懷疑著自己身為母親的付出與努力。她的身體自由了,但心靈卻還在某個幽閉空間裡,創傷反應在此刻全然湧現。

這時,她真的在一個 不存在的房間裡了,如何走出這間房間,成為生命新的課題。

我和同學分享的焦點也在於此,雖然我們不一定有著主角的經歷,但或許,我們也都曾在某個封閉房間裡,我們的心像被困住,我們覺得被捆綁、覺得沒有自由。而從電影當中是否能給我們一些走出房間的啟示?我和同學提了幾點感想,一是想像力,在片中想像力的就像雙隱形的翅膀,帶母子倆人飛出飛不出的小小世界,想像力讓她們的心有享受自由的時刻,想像力也有可能幫助我們在困境中找到超越之道。二是 溫柔」才能帶人走出房間,當小男孩離開房間來到真實世界後,一時難以適應外面的世界,他顯得退縮、沒安全感。但帶她走出來的,是外婆與友人的溫柔,她們沒有要求小男孩速速適應環境,而是接納他的情緒、尊重他的步調、一步一步慢慢帶領他出來。三是「人際連結」,主角的媽媽曾說,沒有人能夠獨自堅強,我們都是靠彼此才更有力量。小男孩與母親靠著彼此才活下來,她們出了房間後,也是靠著他人的接納才繼續往前走。

我也問了學生一問題:如果你生下性侵你的人的孩子,你會如何對待這孩子 ?

真心接受他是自己的孩子 ,敞開心房愛他 ?還是視他為惡魔之子 ,難以接受他 ?

女主角說孩子出生後,一切都改變了。她選擇前者,暴力絕對是錯誤,但這孩子本身不是,她選擇將錯誤轉變成美好,兩人攜手勇敢走向未來。主角的媽媽也是如此,但是主角的爸爸不是,我們看見他逃避小男孩的眼神,看見他難以接受的態度,對他而言,暴力是錯誤,或許,這孩子也是錯誤...

你呢?你的選擇是什麼?

錯誤,也有機會成為美好 ?還是錯誤,永遠都該是錯誤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不存在的房間
    全站熱搜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