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鏡啊,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我們都熟悉這是童話故事裡惡皇后的台詞,而愛美的皇后難以忍受魔鏡的回答另有其人,燃起了妒火,想將對方除去,以為自己就能成魔鏡口中的唯一答案。家喻戶曉的白雪公主童話,其實直指著人性的暗面,說出人們對於看見他人優於自己時所產生的負面感受,而當你無法掌控那些感受,反而被那些感受所掌控的時候,你所採取的行動,只是讓自己掉入臨惡的深淵,最終,連自己的生命可能將為此付出代價。

改編日本知名推理小說家湊佳苗作品的《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從一樁兇殺懸疑案說起,受害者是在化妝品公司裡上班的三木典子,因為公司最暢銷的產品是白雪肥皂,而典子本身又長得漂亮迷人,於是這場命案就被網友稱為「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呼應著童話裡的命題,是誰起心動念,刺殺了美麗的白雪公主?死者焦黑的屍體,燒的是誰的妒忌之火?

故事沒將焦點放在警方辦案的過程,卻是用了一般市井小民的觀點,透過社群網路與媒體透露的訊息,推敲這場命案的真相。但網路上的資訊是否正確?鄉民的正義是否就是真理?電影裡有句台詞「網路揭露真相,網路製造冤案」回答了這問題。網路上說的不一定是對的,網民的正義有時也可能是另一種霸凌。故事中一直被認為兇手的嫌疑犯是典子的同事城野美姬,這名字給人的直接聯想就是城堡中最美的女人,偏偏美姬長得「名不符實」,從小到大這都成為同學或是同事嘲諷揶揄之事。與典子同期進公司的她,不像大美人典子那樣受人矚目與歡迎,貌美的典子可以去接待客戶,容貌樸素的自己只能負責泡茶,甚至典子還搶了她的男友,在別人眼中,美姬似乎永遠都被典子踩在腳下,而那種委屈與不堪成了眾人心中最強烈明顯的犯罪動機。

當美姬一件一件往事被人挖起,從小的古怪個性更加深大眾對她的刻板印象,甚至把她妖魔化,她就像是會對公主施下詛咒的巫婆,就連自己的父親也如此懷疑,竟在鏡頭懊悔地鞠躬道歉。直到警方偵破案情,才發現事情原來不是鄉民所想,人們的偏見與自以為是,遮蔽了事物的真相,更嚴重者,經過人們的渲染、網路的散播,在這個世代裡可能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

而湊佳苗的小說總是模糊了受害者與加害者的界線,原來典子也不是完美無瑕的白雪公主,她更像是無法忍受有人比她更美的皇后,在公司裡頭耍盡心機,打壓她人來讓自己出頭。她的美麗,是她的魅力,但也是詛咒,她的自我價值彷彿都建築在此,一旦出現威脅,她的自我價值就開始崩解,一旦出現威脅,除掉她人就成了首要目標。相反的,美姬從來就沒有想與人玩零和結局的競爭遊戲,她只是活在自己單純的世界裡,擁有自己的幻想與快樂,不幸的是,周圍的人總是把她視為想像的競爭對手,摧毀破壞她的純真與夢想。

典子的外表象徵著人們追求的外在美好,我們希望自己更漂亮、更亮眼,希望成為別人眼中的高貴公主,但公主之路可不一定都是陽光普照,裏頭也可能暗藏陰影,一條公主之路也有可能是踏在她人的失敗與挫折之上,而他人的失敗與挫折,也可能轉化為一股反撲的力量,到頭來吞噬著我們。電影裡沒有單純的受害者,也沒有單純的加害者,說來,每個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或許,作者更想表達的是我們是共生的結構,如果你只想到你自己,從不顧慮他人的感受,最後我們也會嘗到被迴力鏢打到的疼痛。

「魔鏡啊,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當你問著問題?你渴望聽見什麼答案?如果答案不是你,你有什麼感覺呢?皇后把她的自己價值交給魔鏡決定,把她的自我價值放在比較競爭的遊戲裡,由他人來定義。但我們不一定非得如此,你的美麗不一定要別人定義,你的美麗也不一定要貶損別人的美麗與價值。

好好看著鏡中的自己吧!面對自己的光明與黑暗,活出真實的自我,才是美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湊佳苗
    全站熱搜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