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義大利電影《謎情三弦》(Un Ragazzo D‘oro) 由一幕黑白畫面開場,裡頭是一個父親拉起小男孩的手,讓男孩跳了起來,後來我們才知這幕是主角Davide的童年場景,當時因為父親這麼一拉,讓小男孩能夠一躍而起,最後拿下跳高比賽的冠軍。而這幕在電影故事裡是重要場景,後續的劇情可說是這幕的變型與延伸,整部電影除了這段回憶片段之外,這個完全沒現身的父親,卻像是擺脫不了的幽魂,纏繞在Davide的心靈。

長大後,Davide是廣告文案寫手,但這並非他的人生大夢,他更想成為一個作家,只是他的作品始終沒受到出版社青睞,多次遭到拒絕。而Davide的爸爸其實是知名的劇作家,寫過許多電影劇本,但那些劇本多被視為笑鬧膚淺的二流作品,對也想成為作家的兒子來說,這並非值得驕傲的事,反而有點怕受「盛名之累」,他不願跟父親有所牽連,深怕出版商認為「有其父必有其子」。

兒時父親協助他躍起的圖像,此刻已不復在,父親的角色,反倒像是阻礙他跳得更高更遠的障礙。他對父親的抗拒,更是徹底反應在父親的喪禮上,就在作家夢接連碰壁、Davide想要放棄寫作的時候,接到父親過世的消息,他回到家鄉羅馬奔喪,沒想到在告別式的台上,他毫不客氣地數落自己父親,彷彿父親是造成自己人生不得志的首要原因,父親是摧毀他人生夢想的幕後黑手。更傷人的話是,他說如果父母希望小孩有所成就,那他們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像他父親前幾天做的事一樣:離開這個世界。

Davide確實過得不太好,他的生涯發展未如己願,他對親密關係充滿猜忌、缺乏安全感,他還有強迫症症狀,當焦慮來時,他的身心用他難以控制的方式回應著。雖然電影沒有明說,父親究竟對Davide做了什麼,他是如何阻礙了Davide的發展,但它讓我們看見Davide對父親的態度是冷漠與不屑,而父親一生外遇不斷,造成家庭混亂,這樣花心又不負責任的形象,也讓Davide難以認同,讓兩人之間有著巨大隔閡。這個父親是讓他失望的父親,這個父親不是他的理想榜樣,但當他無法接受這樣不完美的父親時,這反而成了他心裡最大的陰影。Davide以為唯有切割,才能讓他的人生順利前進,但其實切割帶來的痛苦有時卻是讓人更容易停滯不前,在原地裡打轉。

直到遇見風情萬種的Ludovica,這位讓他父親迷戀的神秘女子,同時也是一家出版社的老闆,聽聞父親在寫自傳,而她有興趣出版,只是父親過世,於是找上兒子Davide協尋這部下落不明的作品。Davide起初排斥這樣的請托,但因為後來在家裡讀了父親生前尚未發表的劇作,原以為父親只是二流作家的他,竟是淚流滿面地看完整部作品,原來他從不認識父親真正的才氣,不止他不認識,世人也都低估父親的才華,因此在日後這部劇本的電影首映上看見導演沒有忠實反映劇本精神,竟將一部好劇本拍成了爛電影,他才如此生氣,一心想成為作家的他能夠深刻體會創作被扭曲的痛心,他為父親感到不平,他對父親從抗拒轉為同情。

Davide也在父親電腦裡,發現父親寫的信,信裡所寫的內容正是片頭的兒時場景,巧合的是,父親過世當天的早上竟然寄了當次比賽得到的獎品,一座小雕像給Davide,這舉動似乎是父親無聲的告白,重新修復了兩人的關係。因此Davide也答應了Ludovica的請求,只是這本自傳其實並不存在,Davide只好自己代筆動手寫下這書,越寫他越認同父親,他不僅用了父親的香水、也把自己打扮成父親的模樣,甚至也愛上了父親迷戀的Ludovica,父子倆人都對這女子無法自拔,Davide也因此忽略了自己女友,他像著魔似地沒日沒夜在寫書,最後他完成了這部作品,還得到文壇大獎,人們以為這是他父親的著作,其實這是Davide所寫,雖然世人都不知道,但他在乎的是已經為父親洗刷冤名,同時得獎也是肯定自己的能力。就像兒時跳高的那幅圖像,當時父親對他說,只要他們父子聯手,就會天下無敵。

不過電影沒說的是,這或許也是身為劇作家的父親所安排的腳本,劇情後來透露父親是自殺身亡,但他希望自己在過世之前能夠拉起孩子一把,他知道Davide有寫作潛力,甚至比自己更有才華,可是缺少一個舞台,也不得他人賞識,父親在最後,用了自己的名氣與資源,留個Davide一個發揮的機會,幫助他跳得更高更遠,就像小時候的他們一樣,父子聯手,就能克服困難。

可惜的是,Davide對父親的態度是從抗拒認同到過度認同,從極力切割變為過度緊密,到最後,他也失去自己,身心付出極大代價,他找回了被愛的感覺,但同時它又被困在這樣的愛了。他找回了父親的認同,可是當片尾住在精神病院裡的他,看見大腹便便的前女友來訪時,他卻忘了自己可能也是一個父親。

他的愛還沒法流動,他對愛,還再找一個更好的距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謎情三弦
    全站熱搜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