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是這裡的主人嗎?」

代表全球能源公司的紅牌業務史提夫(麥特戴蒙飾)到其欲開發的小鎮上,挨家挨戶遊說居民時,總以這句話開場:「請問你是這裡的主人嗎?」,有意思的是,這話也是全片的最後一句台詞。而電影中三度出現這句台詞,前兩次詢問的對象都是兒童,這些兒童都回答說不是,最後一次出現在片尾,問的對象變為成人,此刻導演留下無聲卻又肯定的答案,是的,我們都知道詢問的對象是這片土地的主人,而這句話也點出了電影的主題,究竟誰才是土地的主人,是財團?還是人民?而主人的責任又在哪裡?

電影多次以鳥瞰鏡頭俯視著這座美麗小鎮,這裡有著世世代代居民們生活的記憶,但能源公司想在這開挖天然氣,賺取高額的利潤,相對地,他們提供優渥的回饋金給居民,希望居民能夠同意這件開發案。同樣出身農家、看著自己家鄉因缺乏開發而沒落的史提夫成為能源公司最合適的遊說人選,史提夫總說「我了解他們,他們了解我」。一到小鎮,他與同事換了當地人愛穿法蘭絨襯衫、到了酒吧營造親民的形象,他深知金錢對平民老百姓的吸引力,也用送錢方式處理政客的刁難,一切看似順利之際,沒想到遇上小鎮裡的高中理化老師帶頭質疑開挖對環境的破壞,加上環保團體的介入,史提夫的工作遭遇極大的挫敗。

原以為兩三天就能結束工作的遊說之旅,現在卻因這次挫敗得留在小鎮裡長期抗戰,史提夫是開發主義的信奉者,認為唯有開發才是小鎮維持命脈的生存之道,他不斷強調自己不是來賣天然氣,而是要給小鎮帶來榮景的機會,他是真心在乎這些居民,也真心相信自己提供的是最佳利益。

然而這場Long stay,卻讓史提夫有機會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選擇,小鎮的居民並非都是經濟動物,金錢雖然重要,但那不是他們最大的考量,對於土地的情感、生活經驗、農村文化的傳承對居民來說也同樣具有份量,他們不希望最後窮得只剩下錢,而是能夠有尊嚴地站立在所處的土地上,如同片中一再出現當地人愛養的迷你馬,這些馬外表不高大,史提夫與同事甚至多次對此感到怪異與不解,但誰說一定要長得又高又壯才是好馬,迷你馬成了一種雖是「小國小民」,也可是「好國好民」的象徵。

最後改變史提夫的關鍵是當他發現自己原來也只是財團擺佈的一顆棋子,財團考量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甚至用了欺騙操控的手段獲取居民認同,這與農村的樸實文化形為對比,一明顯的對比是在體育館裡賣檸檬水的女孩,當史提夫向她買了飲料,並示意不用找錢時,女孩卻說25分錢就是25分錢,這是她應得的價錢,她並不需要多出來的錢,這是史提夫的覺醒時刻,也意味著不是每個人都奉金錢為至上,在生活中還有著比金錢更重要的價值,其實這場決定開發與否的小鎮投票,選擇的不是要不要天然氣資源,更是一種價值的選擇。

電影沒有交代居民投票的結果,我們只看見史提夫的轉變與決定,這是編劇明智的安排,因為投票結果的勝負其實不在誰勝誰輸,而是居民覺察到自己才是土地的主人,勝利的是人民在財團的壓力下依然有展現自己意志的時刻。

史提夫自己做了一個價值的選擇,他向居民誠實告白公司的手段,當然,最終他失去了工作,但另一層意義卻像是回到了過去他逃離的家鄉,當時他的離開其實是逃避,現在的他有了勇氣學習承擔,而這正是主人之職的責任,他的責任是好好守護這座孕育生命的家園。這次,他聽的不是老闆的命令,而是來自心底真實的聲音。

你是這裡的主人嗎?電影其實也在問著我們,面對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們所處的環境,你是任由他人操控與安排,還是自己有決定的機會,你聽的是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還是外在的喧囂早已大到讓你聽不見自己?

想起麥特戴蒙主演的另部電影《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這是描述南非前總統曼德拉透過橄欖球比賽來化解種族對立的真實故事。片名Invictus,出自詩人威廉亨利(William Ernest Henley)的詩作,這首詩最出名的句子,也是在電影中曼德拉所唸出的獨白,或許也很適合用來當作《心靈勇氣》的結論:

「我是我命運的主人,我是我心靈的統帥。」(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arrow
arrow

    metaw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